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白珽所作,名为《寄天香庵恬上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佛家清净之境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情思念。
“门掩天香竹树丛,了无尘翳此心同。”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寺庙景象,天香庵被竹树环绕,门扉紧闭,远离尘世的喧嚣,作者的心灵与这片清净之地相通。
“东林社散图空在,南国山多梦不通。” 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所处之地的遥寄之情。东林社是宋代诗人苏轼曾居住的地方,这里提及可能是为了借用其文化象征意义,表示对知识与友谊的珍视。而“南国山多梦不通”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深,虽然山水相隔,但心灵上的沟通永存。
“白草秋閒支遁马,黄沙春断子卿鸿。”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白草和黄沙都是边塞的景象,作者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思君记得逢君处,一片归云海树空。” 这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之表达。尽管身在异乡,但每当想起朋友时,心中就会浮现出他们相遇的地方,那一片归云,就如同作者的心境,自由而又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友情、佛理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