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

白苧渐相便,因知物候迁。

空山一雨后,小槛绿阴前。

莺在留春思,人幽减昼眠。

此时风日好,元不似梅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白色的苎麻渐渐变得柔软,由此可知季节正在变迁。
雨后的空山,绿色的栏杆前展现出清新的阴凉。
黄莺还在鸣叫,似乎在挽留春天的气息,人的内心也因此而减少了白天的睡眠。
此时风和日丽,根本不像多雨寒冷的梅花盛开时节。

注释

白苧:白色的苎麻,一种植物纤维。
迁:变迁,变化。
空山:没有人烟的山。
小槛:小小的栏杆。
莺:黄莺,鸟名。
留春思:留住春天的思绪。
元:本来,全然。
梅天:指冬季或早春,梅花盛开的时节,天气寒冷多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自然界的变化,把握季节的脉动。开篇“白苧渐相便,因知物候迁”两句表明随着季节的转换,白苧(一种植物)开始繁殖,这是春天到来的一个标志,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感知。

接下来的“空山一雨后,小槛绿阴前”写出了雨后的宁静山谷和新生的绿意,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这里的“小槛”可能是指小溪或小桥旁的绿树,而“绿阴前”则是这些植物在春天萌发出的嫩绿色泽。

中间两句“莺在留春思,人幽减昼眠”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莺鸟的鸣叫似乎在召唤着春意,而人们也因为春光乍逝而减少了白日的安眠。

最后两句“此时风日好,元不似梅天”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美好春日的喜悦,并与梅花盛开时的寒冷气候形成对比,强调了春季的温暖和生机。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收录诗词(68)

白珽(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遗腹子,后为钱塘人白某收作嗣子。工诗赋,曾与当时名士结社,称“月泉吟社”。他的诗,题材多为描绘自然秀丽风光、农村田园生活,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时政的

  • 字:廷玉
  • 籍贯:元钱塘(今杭州)
  • 生卒年:1248—1328

相关古诗词

游宜兴张公洞

天开福地据雄尊,果老张公几代孙。

一窍通天才直上,千崖转石已平吞。

山头白鹤来无影,石上青骡去有痕。

我欲放身如脱屣,仙凡一辙隔重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湖楼玩雪

上湖十里捲帘中,幻出瑶华第一宫。

山势蹴天银作浪,柳行扑地玉为虹。

渔蓑鹤氅同为我,爵舌羊羔不负公。

明日凤池朝退蚤,一鞭曾约试吟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如镜净讲师房

娱老林房世路赊,尘埃飞不到袈裟。

西湖草木虽同土,北寺烟霞自一家。

静敞白间翻贝叶,閒输赤仄养椒花。

鉴光炯炯辉今古,身后何须用五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苏东坡书楚颂并菩萨蛮满庭芳词卷后

南荒九死幸生还,种树书成手自删。

赤壁梦难同楚颂,洞庭乐不减商山。

人生堕地少如意,老子对天无愧颜。

千古菟裘有遗恨,断圭残璧自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