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其九)

神蛾吐冰丝,缭绕七朱弦。

琼玖排雁柱,金石激龙唇。

猗兰闻白雪,流风中缠绵。

太古留逸响,可以格神人。

阳春气不和,四壁阴风寒。

终日不成音,仰首坐长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琴声的美妙与复杂情感的交织。诗人以“神蛾吐冰丝”开篇,将琴弦比作冰丝,形象地展现了琴声的清冷与纯净,仿佛是神灵之手所织。接着,“缭绕七朱弦”,描绘出琴弦在手指间流转的动态美,七根弦如同七条蜿蜒的河流,流淌出悠扬的旋律。

“琼玖排雁柱,金石激龙唇”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演奏的场景与乐器的华美。琼玖代表珍贵的宝石,雁柱象征排列有序的琴柱,金石则暗示着琴身的材质,龙唇则是对琴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生动比喻。这些词语不仅描绘了乐器本身的精美,也暗示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猗兰闻白雪,流风中缠绵”两句,通过“猗兰”(一种香草)与“白雪”的意象,以及“流风”(飘荡的风)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这里不仅是在描述音乐的意境,更是在表达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感体验,仿佛置身于一片纯净的自然之中,心灵得到了洗涤与升华。

“太古留逸响,可以格神人”则表达了对音乐深远影响的感慨。音乐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长河,连接着远古与未来,能够触动人心,甚至沟通神灵。这种观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音乐艺术的崇高评价。

最后,“阳春气不和,四壁阴风寒。终日不成音,仰首坐长叹”四句,描绘了在不和谐的环境中,音乐无法奏响,演奏者只能独自面对内心的空虚与困惑,通过长叹来表达自己的无奈与渴望。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及其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怀(其十)

冉冉茑萝丝,煇煇丽乔木。

委身答蹇脩,谐和拟琴瑟。

弦柱一朝离,徽音中断绝。

白日不照颜,膏沐为谁设。

蓬首却婉娈,新妆工磬折。

芳兰杂众草,朱蕤覆霜雪。

馀香袭衣裾,幽情聊自悦。

形式: 古风

拟古

皦皦牛女星,东西隔明河。

跂足不能前,终岁长咨嗟。

金气障天路,停梭怨霜露。

纤腰濯凉飔,玉颜亦应故。

杂佩纫崇兰,飘飖飏云端。

怀芳散罗绮,馀香落尘寰。

幽思结襟带,长夜不能寐。

顾影自徘徊,持情空相待。

形式: 古风

古意二首(其一)

见郎真欲去,郎去携郎手。

问郎几时归,郎去念侬否。

灼灼桃李花,翩翩堤上柳。

去去日以疏,逐处留人久。双泪从此枯,瘦骨?速朽。

任郎归不归,终当为郎守。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古意二首(其二)

嘉树郁中庭,上有双栖鸟。

好音相和鸣,飞止狎昏晓。

念子不能归,沈忧令人老。

岂乏欢娱场,日令颜色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