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灵迹

掌形虽谬是天成,足迹镌来益可憎。

真忘恼人禁不得,步将林里听松声。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履的《巨灵迹》描绘了一种奇特而引人深思的画面。"掌形虽谬是天成",诗人以巨灵的手掌形状为题材,赞美其虽非人力所为,却自然天成,暗示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足迹镌来益可憎",这里的"镌"字形象地描绘了巨灵行走过的痕迹深刻且醒目,但诗人却说这痕迹令人感到厌恶,实则是对巨灵力量的敬畏与对自然无尽变化的感慨。

"真忘恼人禁不得",诗人表达出对巨灵力量的惊叹和无法抗拒的内心感受,"真忘"二字透露出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撼,而"恼人"则揭示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既有敬畏又有难以言表的烦恼。最后,诗人选择"步将林里听松声",通过沉浸在林间的松涛声中,寻求一种心灵的平静,以此来化解或转移对巨灵遗迹的复杂情绪。

整首诗以巨灵的自然现象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未知的思考以及对内心情感的微妙处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07)

王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避诏岩二首(其一)

希夷先生爱睡者,睡去那知有晨夜。

胡为留迹与留声,惹得丹青到林下。

到时却避无乃迟,声迹既留能致之。

然非卖畚扪虱汉,解识九五真龙飞。

真龙未飞良有以,元元之依竟谁是。

笑声忽动堕驴时,径入深山白云里。

安期固是神仙伦,预项干刘能忘秦。

未忍乘龙自长往,闲将瓜枣试时人。

形式: 古风

避诏岩二首(其二)

贪看万松好,不觉到岩底。

海波胡为来,作此大奇伟。

光藏不早决,犊弃洗耳水。

使诏知所在,避亦太晚矣。

可是龙与云,不能载其体。

形式: 古风

自避诏岩转东至真武祠

金帝俨尊崇,高寒压故宫。

路回秋藓碧,门闭夕阳红。

画壁埋蓬块,珠栊宿网虫。

腐床留璲瑀,古帐失虬龙。

有几承虚供,无碑表旧踪。

炉烟聊缥渺,檐铎自玲珑。

东失天孙壮,西忘太白雄。

大千惊聚掌,方寸怏填空。

郊岛能持满,关荆敢合从。

未甘扪井手,不数荡云胸。

索价元讥彼,缨情岂在侬。

清方排暑郁,秀已泄春融。

灵气蟠幽壑,冷风吐暗松。

众雄分峛崺,群峭上攒丛。

涨绿迷深浅,凝青护叠重。

侣吁三十洞,嶕喜二千穹。

道士云含岫,畸人鸟脱笼。

便当称白石,何必待青童。

榻旷从伸脚,庵低且鞠躬。

危登传宝贲,掞水割非蒙。

计饭惩过饱,窥粮怕倏穷。

无眠忧曀雨,频起看西东。

暗雾层层豁,寒星点点通。

明朝携往识,分与满山风。

形式: 排律

百尺撞

撞义未能搜,风裾不少留。

罅延孤客步,级伴堕局愁。

杳树披云动,幽泉学璺流。

自嗤如此险,闲处也还偷。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