聒龙谣(其二)

凭月携箫,溯空秉羽,梦踏绛霄仙去。

花冷街榆,悄中天风露。

并真官、蕊佩芬芳,望帝所、紫云容与。

享钧天、九奏传觞,听龙啸,看鸾舞。

惊尘世,悔平生,叹万感千恨,谁怜深素。

群仙念我,好人间难住。

劝阿母、偏与金桃,教酒星、剩斟琼醑。

醉归时、手授丹经,指长生路。

形式: 词牌: 聒龙谣

翻译

月夜手持箫管,凌空挥动羽扇,梦境中踏上仙界红霞之道。
花已凋零,街边榆树静谧,感受到天上的风露轻拂。
与神仙相伴,佩戴着芬芳的蕊佩,仰望帝君所在的紫色云霄。
在极乐世界,聆听九声天乐,观赏龙吟和鸾鸟起舞。
世间纷扰,一生遗憾,感叹万千感慨,无人理解我的深沉情感。
众仙想念我,感叹人世难留。
恳求母亲,赐予我金桃,让酒星多倒些美酒。
醉后归来,亲手传授长生秘诀,指引通往永恒的道路。

注释

凭月:月夜。
溯空:凌空而上。
绛霄:红色的天空,象征仙境。
花冷:花朵凋零,形容环境凄清。
蕊佩:神仙的装饰物,芬芳四溢。
紫云:紫色的云彩,象征帝君居所。
钧天:神话中的天宫。
龙啸:龙的吼声,象征祥瑞。
深素:深沉的情感或内心深处。
阿母:对母亲的尊称。
金桃:神话中的仙果。
琼醑:美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创作的《聒龙谣》(其二)。从艺术风格和内涵来看,诗人通过描绘仙境生活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尘世的超脱与逃避,以及对仙道修为的向往。

“凭月携箫,溯空秉羽,梦踏绛霄仙去。” 这几句诗通过“凭月”、“溯空”等意象,描绘出诗人乘月、步虚空,手持簫(一种古代乐器)和羽扇,似乎已经实现了飞升成仙的梦想,踏入了神秘的仙界。

“花冷街榆,悄中天风露。” 这里的“花冷”、“街榆”营造了一种清寂而孤独的氛围,而“悄中天风露”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并真官、蕊佩芬芳,望帝所、紫云容与。” 这几句诗通过对仙官、佩饰以及帝王居所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高贵气质的世界。诗人似乎在向往着能够亲近这些超凡脱俗的存在。

“享钧天、九奏传觞,听龙啸,看鸾舞。” 这里的“享钧天”、“九奏传觞”等字眼,让人感受到一种仙界盛宴的豪华气派,而“听龙啸,看鸾舞”则是对仙境中奇异景象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和景象的叠现,表现了诗人对于尘世的淡漠与对仙道的渴望。诗中的语言富有想象力,充满了超脱现实、追求永恒之美的精神内涵。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聒龙谣(其一)

肩拍洪崖,手携子晋,梦里暂辞尘宇。

高步层霄,俯人间如许。

算蜗战、多少功名,问蚁聚、几回今古。

度银潢、展尽参旗,桂花澹,月飞去。

天风紧,玉楼斜,舞万女霓袖,光摇金缕。

明廷宴阕,倚青冥回顾。

过瑶池、重借双成,就楚岫、更邀巫女。

转云车、指点虚无,引蓬莱路。

形式: 词牌: 聒龙谣

感皇恩(其二)

早起未梳头,小园行遍。拄杖穿花露犹泫。

菊篱瓜畹。最喜引枝添蔓。先生独自笑,流莺见。

著意访寻,幽香国艳。千里移根未为远。浅深相间。

最要四时长看。群芳休怪我,归来晚。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其一)游□□园感旧

曾醉武陵溪,竹深花好。玉佩云鬟共春笑。

主人好事,坐客雨巾风帽。日斜青凤舞,金尊倒。

歌断渭城,月沈星晓。海上归来故人少。旧游重到。

但有夕阳衰草。恍然真一梦,人空老。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其三)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形式: 词牌: 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