聒龙谣(其一)

肩拍洪崖,手携子晋,梦里暂辞尘宇。

高步层霄,俯人间如许。

算蜗战、多少功名,问蚁聚、几回今古。

度银潢、展尽参旗,桂花澹,月飞去。

天风紧,玉楼斜,舞万女霓袖,光摇金缕。

明廷宴阕,倚青冥回顾。

过瑶池、重借双成,就楚岫、更邀巫女。

转云车、指点虚无,引蓬莱路。

形式: 词牌: 聒龙谣

翻译

肩拍洪崖,手携子晋,梦中暂时告别尘世。
踏上高空,俯瞰人间如此渺小。
算计着蜗牛般的争夺,蚂蚁般的聚散,经历了多少朝代的兴衰。
穿越银河,展示北斗七星,桂花清幽,月儿飘逝。
天风强劲,玉楼倾斜,万仙女挥动霓裳,光芒闪烁如金线。
宫廷盛宴结束,我仰望青天回想往事。
再次经过瑶池,向仙子双成借道,又邀请楚地的巫女。
转动云车,指向那虚无缥缈之处,引领通往蓬莱的道路。

注释

洪崖:神话中的仙人。
子晋:古代仙人。
尘宇:尘世。
层霄:高空。
蜗战:比喻微小的争夺。
蚁聚:比喻频繁的聚散。
银潢:银河。
参旗:二十八星宿之一。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
双成:古代神话中的仙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聒龙谣(其一)》。从这段文字来看,诗人以精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超脱尘世、追求高洁和自由的心态。

“肩拍洪崖,手携子晋,梦里暂辞尘宇。”这里,诗人借用神话中的故事,将自己比喻成能够与神仙交流,甚至可以在梦中离开凡尘,表达了对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

“高步层霄,俯人间如许。”这两句则是从高处眺望人间,感叹世事无常,如同云烟般变化莫测。诗人的心境显得十分豁达。

“算蜗战、多少功名,问蚁聚、几回今古。”这里,诗人通过对历史长河中战争和功名的反思,以及对小昆虫聚集无常性的质疑,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个人微小力量的感慨。

“度银潢、展尽参旗,桂花澹,月飞去。”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度银潢”可能指的是天上的星辰,“展尽参旗”则是对仙界宫阙的形象描述。诗人还提到了桂花和飞逝的月亮,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天风紧,玉楼斜,舞万女霓袖,光摇金缕。”这里,诗人的笔触更显幻想,描绘了一场仙界的盛宴。天风紧急,玉楼倾斜,仙女们翩翩起舞,衣袖飘扬,金缕闪耀,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神秘。

“明廷宴阕,倚青冥回顾。”诗人在这两句中,又一次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明廷宴阕,或许指的是仙界中的某个宴席,而倚靠在青冥之上,则是诗人心灵的寄托,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过瑶池、重借双成, 就楚岫、更邀巫女。”这两句中,瑶池和楚岫都是仙境中的地名。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要重返那片神秘的土地,并且邀请巫女一同前往。

“转云车、指点虚无,引蓬莱路。”最后,诗人描绘了驾驶云车,指向空灵之境,再次强调了超脱尘世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蓬莱路则是传说中的仙岛之路,这里象征着通往理想世界的道路。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超越凡尘、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感皇恩(其二)

早起未梳头,小园行遍。拄杖穿花露犹泫。

菊篱瓜畹。最喜引枝添蔓。先生独自笑,流莺见。

著意访寻,幽香国艳。千里移根未为远。浅深相间。

最要四时长看。群芳休怪我,归来晚。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其一)游□□园感旧

曾醉武陵溪,竹深花好。玉佩云鬟共春笑。

主人好事,坐客雨巾风帽。日斜青凤舞,金尊倒。

歌断渭城,月沈星晓。海上归来故人少。旧游重到。

但有夕阳衰草。恍然真一梦,人空老。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其三)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满江红

竹翠阴森,寒泉浸、几峰奇石。

销畏日、溪蒲呈秀,水蕉供碧。

筠簟平铺光欲动,纱裯高挂空无色。

似月明、苹叶起秋风,潇湘白。不敢笑,红尘客。

争肯羡,神仙宅。且披襟脱帽,自适其适。

靖节窗风犹有待,本初朔饮非长策。

怎似我、心闲便清凉,无南北。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