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岁在庚申两建元,江边夜哭正销魂。

苍梧凤自鸣山阁,青海龙犹战岛门。

九族捉衿多隐怨,三军挟纩少酬恩。

如何二曜更新日,不与人间照覆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即事》是明代诗人朱谋㬜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时局的忧虑与感慨。

首联“岁在庚申两建元,江边夜哭正销魂”以“庚申”年份开篇,暗示着历史的更迭与变革,而“江边夜哭”则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的变迁中人们的哀伤与无奈。

颔联“苍梧凤自鸣山阁,青海龙犹战岛门”运用了象征手法,苍梧之凤鸣,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希望的呼唤;青海之龙战,可能暗喻着力量与斗争的场景。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和平与和谐的向往,以及对动荡与冲突的反思。

颈联“九族捉衿多隐怨,三军挟纩少酬恩”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九族捉襟见肘,多有隐忍的怨言,三军将士虽身披厚衣(纩),却少有得到应有的恩惠。这里不仅反映了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也触及了权力与利益分配的不公。

尾联“如何二曜更新日,不与人间照覆盆?”以“二曜”指太阳和月亮,寓意光明与希望。诗人在此提出疑问,为何在新一天开始之际,不能照亮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公平正义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与忧虑,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55)

朱谋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庚申除夕

东田守岁壮心惊,终岁无支禄代耕。

鱼服避仇非浪迹,蛾眉招妒是浮名。

溪松户闭云犹冷,院竹烧灯雪未晴。

自奠村醪焚旧草,且从山妇笑狂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答醒中六净见寻不遇之作

昨闻二朗过东篱,是我巾车入郭时。

公府檄多征雀角,山斋几独闭乌皮。

叶深风径秋难扫,稻熟霜田午易炊。

垣户寂无童子应,一竿修竹见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病中呈用升兄

忆昨弟兄居接武,门庭萧寂日科头。

晨炊共汲临溪井,晚渡时呼隔岸舟。

帙乱雨窗搜僻事,樽开月榭散闲愁。

祇今卧病空皮骨,独拥藜床五月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有寄(其一)

朱楼十二倚金昌,地近西施响屟廊。

落雁容看吴苑绝,堆鸦髻作汉宫妆。

斗棋声出红蕉树,按拍尘飞紫杏梁。

惆怅牡丹花下别,春衫犹带雨痕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