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其二)和小山韵

閒云何止催春晚,遮断望京楼上眼。

犀帘有隙漏香多,鲛帕无情盛泪满。

柔肠已逐鹍弦断,风外阑干凭不煖。

归来十九醉如泥,禁得良宵更漏短。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鉴赏

这首《玉楼春》(其二)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思念与内心的哀愁。首句“閒云何止催春晚”,以悠闲飘逸的云彩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春天即将过去,同时也暗含着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接着“遮断望京楼上眼”一句,通过视觉形象强化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思念,仿佛连天空中的云彩都阻挡了他远眺的目光。

“犀帘有隙漏香多,鲛帕无情盛泪满”两句,运用了犀牛角制成的帘子和鲛人的眼泪这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奢华与悲伤,对比鲜明,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犀帘虽能隔绝外界,却无法阻挡香气的渗透,如同他的情感虽被压抑,但依然难以抑制;而鲛帕则代表了无尽的泪水,象征着无法遏制的悲伤。

“柔肠已逐鹍弦断,风外阑干凭不煖”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鹍弦断喻指心肠已碎,无法再承受更多的痛苦;风中倚靠的栏杆,既冷又硬,象征着孤独与寒冷。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在情感重压下的无助与凄凉。

最后,“归来十九醉如泥,禁得良宵更漏短”两句,以酒醉的形象来表现主人公试图借酒消愁,但即使在醉梦中也无法逃避现实的痛苦。良宵短暂,更漏声声,提醒着他清醒时刻的逼近,加重了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深切思念以及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挣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其三)和小山韵

不辞沈醉东风里,笑解金鱼能值几。

四条弦语软于烟,一桁帘痕清似水。

醉调银甲寒浸指,只有翠尊知客意。

酒云红晕衬微涡,解向歌尘凝处起。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忆江南.清明六首(其一)

清明节,天意晓来和。

正喜乍晴晴不久,愁他欲雨雨偏多。佳节惜虚过。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清明六首(其二)

清明节,春色满江城。

卖酒楼边红杏放,游人头上柳枝青。都道过清明。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清明六首(其三)

清明节,记得在虹桥。

随意柳边看戏马,有时花底听吹箫。那得不魂销。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