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元美(其七)

渔阳烽火暗西山,一片征鸿海上还。

多少胡笳吹不转,秋光先入蓟门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苍凉与壮阔,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渔阳烽火暗西山”,以烽火连天的景象开篇,渲染出边塞战场的紧张氛围,暗喻战事频仍,烽烟四起。接着,“一片征鸿海上还”一句,通过一只归雁的形象,象征着远行之人或诗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战争中离散的人们渴望回归家园的心愿。

“多少胡笳吹不转,秋光先入蓟门关。”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胡笳是边塞特有的乐器,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和战争的悲凉。然而,在这连绵不断的胡笳声中,似乎无法传达出真正的安宁与和谐,反而更加凸显了边塞的荒凉与动荡。而“秋光先入蓟门关”则以自然界的季节更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同时也暗示着尽管外界环境恶劣,但时间不会停止,生活总要继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复杂情感交织的现实,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重寄元美(其一)

十载交游满帝都,五陵年少避呼卢。

只今惟有张公子,匹马时时过酒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重寄元美(其二)

南冠君子系京华,秋色伤心广柳车。

此地由来多侠客,不知谁是鲁朱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重寄元美(其三)

北斗阑干南斗低,啼乌三匝凤城栖。

万年枝上秋风起,飞入中丞署里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哭子相(其一)

故园秋色广陵间,闽海悠悠自不还。

纵使芜城愁易老,那能长客武夷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