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客长安作五首(其三)

终南太华古林垌,更使长河绕户庭。

日落夕曛三辅紫,云开秋色五陵青。

门空光禄群游榻,院冷尚书旧讲经。

何处笛翻《杨柳》夜,故园风雨忆飘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秋日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思乡之情。首联“终南太华古林垌,更使长河绕户庭”以终南山和华山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古老而宁静的画面,长河环绕于屋前庭院,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幽静的氛围。颔联“日落夕曛三辅紫,云开秋色五陵青”则通过日落时分的景色变化,展现了长安城的壮丽与秋色的丰富,三辅之地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紫色的光辉,五陵在云开之后展现出青翠的颜色,色彩对比鲜明,富有层次感。

颈联“门空光禄群游榻,院冷尚书旧讲经”转而描写诗人所居之处的冷清与往昔的热闹形成对比,光禄寺的游榻已空,尚书院的讲经之声不再,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尾联“何处笛翻《杨柳》夜,故园风雨忆飘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夜晚的笛声仿佛在演奏《杨柳枝》,勾起了对故乡风雨飘零的回忆,情感深沉而哀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安秋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浓郁个人色彩和时代特色的佳作。

收录诗词(51)

李因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兴客长安作五首(其四)

西来宛马络青丝,万炬围城罢猎时。

黍逼故宫秋自满,鸿号中泽暮何之?

浮云回首悲关塞,返照经心望崦嵫。

一滞双洲情不惬,蒹葭摇落好谁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兴客长安作五首(其五)

曲江池水已成墟,江岸篱花傍客车。

采地纵观周召邑,沧波高枕汉唐渠。

村舂廖落斜阳里,野哭分明旧创馀。

咫尺村陵连郑谷,抚时怀古一踌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得傅征君山信

河汾文献未全空,《盅》上《乾》初有是公。

不卜同舟瞻郭泰,徒知《中论》拟王通。

芳期虚讯春来鸟,剧饮犹传雪后鸿。

他日荜门相修处,下车应拜采桑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歌七章

九灵山人泛东海,《麦秀》《黍离》歌慷慨。

席帽山人隐吴门,残山剩水声常吞。

二子不仕亦不死,惟有子中所为极难耳。

江西复,广东破,变姓名,北山卧。

弃妻子,浮江湘,足已折,身难藏。

使者来,引鸠觞,辞亲友,歌《七章》。歌《七章》,悲元亡。

呜呼,元亡乃有文天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