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七夕黄州朝天门上二首(其二)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黑夜即将过去,太阳即将出现。五更天时银河斜转月落大地。牛郎织女从梦魂中惊醒过来,泪涕纵横,天上落下了细小的雨点。
牛郎和织女虽然是短暂相逢,但却永远和天一同存在。他们始终不羡慕人间的生活,因为人间烦恼太多了,日子难过。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正体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仙驭:指风伯、云师驾车而来,意即风起云涌,天气发生了变化。
云开扇:作为扇翣掩障太阳的云移开了。
更阑:更残,五更天。
阑,所剩无几。
星河转:谓银河斜转,表示夜深。
惊:惊醒,醒过来。
草草:匆忙。
长共天难老:永远和天一同存在,不会老死。
人间日似年:人世间的日子难过,这是说明上句牛郎、织女“不羡人间”的理由。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七夕之夜在黄州朝天门上所见的景象和感受。"风回仙驭云开扇",形象地写出了清风拂过,仿佛神仙驾驭着云扇轻轻打开,营造出神秘而祥和的氛围。"更阑月堕星河转",描述夜深时分,月亮西沉,星辰流转,展现出宇宙的浩渺与时间的流逝。

"枕上梦魂惊",诗人表达自己在这样的夜晚,梦境被惊醒,可能是因为对星空的震撼或是对人生的思考。"晓来疏雨零",清晨醒来,稀疏的雨声增添了环境的宁静,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微妙情绪。

"相逢虽草草",这里的"相逢"可能指的是与牛郎织女的想象中的相遇,虽然短暂且不经意,但诗人却从中感受到永恒的主题——爱情与承诺。"长共天难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越世俗情感的向往,希望它能像天地一样长久不变。

最后两句"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诗人表示自己并不羡慕凡尘中岁月匆匆,人间的日子如同一年又一年般快速流逝。这句诗流露出诗人超脱的心态,以及对理想中永恒爱情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七夕之夜的景象,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黄州中秋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定风波.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

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

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

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少年游.黄之侨人郭氏每岁正月迎紫姑神,以箕为腹,箸为口,画灰盘中为诗。敏捷立成。余往观之。神请余作少年游,乃以此戏之

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

伶伦不见,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扬。

到处成双君独只,空无数、烂文章。

一点香檀,谁能借箸,无复似张良。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形式: 词牌: 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