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挺秀古灵基,来为学子师。
壮心存远业,馀力付新诗。
阔步云霄了,细吟风月宜。
老来无软语,敢以此相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淡沧陈校勘以诗稿求序答之(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学术和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与热爱,以及他对未来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挺秀古灵基,来为学子师。”开篇两句表明了作者的志向,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后辈传授知识和智慧。这里的“古灵基”指的是深厚的文化基础,而“学子师”则是他所追求的角色。
“壮心存远业,馀力付新诗。”接下来的两句强调了作者年轻时的心志与抱负,以及他对于文学创作不懈追求的态度。尽管他已年老,但仍有余力继续从事文学活动,并将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融入到新的诗篇中。
“阔步云霄了,细吟风月宜。”这里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他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到了晚年,也要保持一种优雅和从容的心态,以此来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老来无软语,敢以此相期。”最后两句则显现出作者对友人的期许,他希望即便是在暮年时,也能够直言不讳,不做那些虚伪的安慰之词,而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并且他相信这样的朋友关系才是真诚而值得期待的。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作者对教育、文学和人生态度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学者型人物的高尚品格与清风亮节的人格魅力。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先生杖屦所,童子钓游曾。
遗我奇哉作,非吾耄矣能。
柳凋怀故老,梅小类新朋。
唤醒黄粱梦,书帏二尺灯。
竟日百馀里,相逢三数家。
平岗尽茅苇,沃壤旧桑麻。
短树巢归燕,荒城宿乱鸦。
兴亡谁与问,马首夕阳斜。
世未闻风鹤,香囊一少年。
秦非无敌者,晋固有人焉。
社稷一枰上,山河孤注然。
江东正朔在,或者诿诸天。
壮年筋力惯驱驰,堪叹新来数问医。
生老病催无怪者,寸关亦可自知之。
养痾抗疏吾谋是,论證投方某剂宜。
识破幻躯天赋命,儿曹昵昵复何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