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都昌

彭蠡古来称险绝,其间左蠡尤滕说。

两山对峙舟中行,白浪乘风昼翻雪。

都昌枯坐三日来,一日东风帆早开。

匡庐云外露轻碧,水如新镜无尘埃。

苍烟茫茫隔重浦,风力催帆更双橹。

行行指点落星湾,宛在中央手堪拊。

南康太守送我船,船头忽见瀑布泉。

飞流未便解肺渴,自觉清兴同神仙。

我今西南访黄鹤,一水之间望官阁。

棹歌起处天风长,行尽澄湖帆未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都昌出发,沿水路前往南康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中以彭蠡湖的险绝和左蠡的特别为背景,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航行时的波涛汹涌与风力的强劲,以及沿途山水的清新与宁静。诗人不仅赞叹自然之美,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清逸与超脱之感。

“彭蠡古来称险绝,其间左蠡尤滕说。” 开篇即点出彭蠡湖的险峻与独特,引出左蠡这一更为特殊的湖泊。这种自然景观的描绘,奠定了全诗壮阔而又神秘的基调。

“两山对峙舟中行,白浪乘风昼翻雪。” 描绘了船只在两山之间航行的情景,白浪在风中翻滚,如同白天的雪花,形象地表现了湖面的波澜壮阔。

“都昌枯坐三日来,一日东风帆早开。” 诗人描述了在都昌等待多日后,终于在东风的助力下,帆船得以启程,充满了期待与欣喜。

“匡庐云外露轻碧,水如新镜无尘埃。” 这两句赞美了远处的庐山,云雾缭绕中显露出轻盈的绿色,湖水清澈得如同未经尘埃污染的新镜,展现了山水的纯净与美丽。

“苍烟茫茫隔重浦,风力催帆更双橹。” 描述了湖面上弥漫的苍茫烟雾,以及风力推动着帆船前进,同时伴随着双橹的划动,营造了一种动态而和谐的画面。

“行行指点落星湾,宛在中央手堪拊。” 诗人沿途指点着经过的落星湾,仿佛可以伸手触及,表达了对这一美景的亲近与喜爱。

“南康太守送我船,船头忽见瀑布泉。” 在抵达南康时,太守亲自送行,船头突然见到瀑布般的泉水,增添了旅途中的惊喜与感慨。

“飞流未便解肺渴,自觉清兴同神仙。” 飞流的水声似乎解除了诗人的口渴,让他感到内心如同神仙般清逸与满足。

“我今西南访黄鹤,一水之间望官阁。” 结尾表达了诗人继续向西南探寻黄鹤的愿望,虽然只是一水之隔,却能遥望官阁,暗示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心境。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开先僧送泉水

泉斋爱泉如爱玉,每向名山观未足。

长言世味无此真,俗客浪誇鱼我欲。

匡庐瀑布故有名,几回坐饮龙池清。

不知泉亦我知否,我独与泉如结盟。

兹行未暇登山寺,远汲双瓶解焦思。

老僧闻我送茶来,笑揖山灵谢珍赐。

剩携阳羡新春芽,夜烹落尽青灯花。

吾泉在惠久能味,岂以异好成遗遐。

相将一碗复一碗,此味天教吾辈管。

明朝西望双虹垂,放笔大书湖水满。

形式: 古风

为黄公献题和靖咏梅图

江梅万树万树春,水边一株偏可人。

山人观物著妙语,云月惨淡愁花神。

诗中香影本无色,宛然眼界翻成真。

谁今以色写香影,山人含笑花应嗔。

山人山人久寥落,风韵犹存松与鹤。

形式: 古风

竹鹤图歌

国之元老太原公,立朝鲠鲠持清忠。

作堂晋水近十载,但见歌颂传儿童。

祝公何言再入相,更期寿在乔松上。

东风吹嘘遍八埏,乾坤无言物有象。

绿竹猗猗鸟鹤鹤,石岩岩兮松落落。

众禽鸣树山起云,千花万花色相错。

苑马南来西入秦,献图称寿意独真。

惟天佑德辅皇极,岁寒贞操公其人。

宝也公门旧游者,有怀如画无能写。

愿公自寿寿苍生,士庆在朝农在野。

形式: 古风

为李惟诚题画

江边草亭好,兴在江上山。

山留万古色,白云时往还。

云来荡胸臆,云去开姿颜。

云哉或出岫,化为水潺潺。

观云复观水,有道心自閒。

策杖者何人,行将坐其间。

我怀李芜湖,欲谢功名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