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百丈辉长老所藏李仲宾之孙岁寒图

豫章西南百丈峰,下有大竹多长松。

巢云贮雾翻飞淙,缘崖绕涧迷春冬。

马驹踏人有龙象,东阳老辉在百丈。

西江泻入半瓯茶,卧竹眠松九天上。

蓟丘丈人子又孙,笔入造化春无痕。

清风潇潇上界闻,夜阑疏钟啼断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揭傒斯的《题百丈辉长老所藏李仲宾之孙岁寒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象与隐逸之士的生活画卷。

首句“豫章西南百丈峰”,点明了地点,位于豫章(今江西南昌)西南的百丈峰,为全诗营造了壮丽的自然背景。接着“下有大竹多长松”描绘了山脚下竹林茂盛、松树高耸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巢云贮雾翻飞淙,缘崖绕涧迷春冬。”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云雾环绕山峰,溪流潺潺,仿佛四季皆可在此交汇,展现了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时间的流转。

“马驹踏人有龙象,东阳老辉在百丈。”这里以“马驹踏人有龙象”比喻小中见大,暗示着即使在平凡的事物中也能发现非凡的意蕴。而“东阳老辉在百丈”则可能暗指百丈峰上的长老,其智慧与德行如同东阳老辉一样,照亮人心。

“西江泻入半瓯茶,卧竹眠松九天上。”西江之水倾泻而下,融入一杯茶中,象征着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融。而“卧竹眠松九天上”则表达了隐居者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仿佛他们能与天地同呼吸,享受着超凡脱俗的生活。

“蓟丘丈人子又孙,笔入造化春无痕。”蓟丘丈人及其后代,他们的艺术创作如同融入自然,不留下任何痕迹,体现出艺术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最后,“清风潇潇上界闻,夜阑疏钟啼断猿。”清风拂过,带来上界的宁静与祥和,夜晚的钟声与猿猴的啼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隐逸氛围。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林之美、自然之妙以及隐逸之士的生活哲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送秦从事岩卿赴迁安令

声名籍籍秦著作,不见郎君出宰时。

路入北平黄叶尽,梦回西掖白云移。

罢氓旧塞犹耕种,野老深村几乱离。

遥想此行前未有,来时嗟晚去思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婺源州判官赴调京师授饶州路乐平州同知致仕拜命而卒归葬庐山

南从江汉北幽燕,生死相知二十年。

空有明恩容致政,更无馀景待归田。

六丁愁辟还乡路,五老催迎上水船。

遥想生平宦游处,祗将遗爱向人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王山仲所藏潇湘八景图卷(其二)远浦归帆

冥冥何处来,小楼江上开。

长恨风帆色,日日误郎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寄题傅氏吾一斋

众流俱到海,万籁各还虚。

寂寞空山里,高斋独掩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