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六十五)

孔父秦父,相尚以力。俱生贤嗣,相与以德。

是父是子,致诘畴克。会弁儒林,令名无极。

形式: 四言诗 押[职]韵

鉴赏

孔父秦父,相尚以力。这两句表达了儒家和道家的共同尊重力量的观念,其中“相尚”意味着双方都推崇。“俱生贤嗣”,则表现出对后代有贤能继承人的期望。接下来的“相与以德”,强调的是德行在两者交流中的重要性。

“是父是子,致诘畴克。”这句话描述了父亲和儿子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深刻的道德询问和理解。这不仅是家庭教育的理想状态,也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所在。

最后,“会弁儒林,令名无极。”则描绘了一幅学者聚集、探讨儒家学说,名字流传千古的场景。这里“会弁”指的是学者们的聚会,而“令名无极”则强调了他们通过学术研究而获得永恒的声誉。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儒家文化和道德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知识传承和学术探讨的推崇。通过这些优美的语言,赵构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即一个充满智慧和德行的人们共同生活并追求永恒荣耀的地方。

收录诗词(130)

赵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七十一)

伯彼临淄,左行称贤。睎踪十哲,秀颖三千。

心悦诚服,家至户传。乐只君子,文声益宣。

形式: 四言诗 押[先]韵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三十六)

琅邪之伯,其惟子骄。微言既彰,德音孔昭。

已观雩舞,同听齐韶。历千百祀,跂想高标。

形式: 四言诗 押[萧]韵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五十六)

手足甚亲,志异出处。魋将为乱,子乃脱去。

在污能絜,危而有虑。内省若斯,何忧何惧。

形式: 四言诗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二)

德行首科,显冠学徒。不迁不贰,乐道以居。

食埃甚忠,在陋自如。宜称贤哉,岂止不愚。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