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叹

将军有齿嚼欲碎,将军有眦血成泪。

生为将星死为厉,尽是山川不平气。

二人同心金不利,天与一城为国蔽。

强兵坐拥瞋相视,孝子忠臣竟谁是。

千载公名亦天意,君不见河南节度三日至。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睢阳叹》描绘了一位英勇无畏的将军形象。首句“将军有齿嚼欲碎”展现了将军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面临困境,也决心咬紧牙关,毫不退缩。次句“将军有眦血成泪”则揭示了他内心的悲愤和无奈,眼中的泪水并非软弱,而是对不公的山河、不平之事的深深感慨。

“生为将星死为厉”表达了将军的忠诚和牺牲精神,他的存在如同将星照亮黑暗,死后化为厉鬼,继续守护国家。接下来,“二人同心金不利”暗示了将军与部下的深厚情谊,即使面对困难,他们也能齐心协力,但又暗示了形势的艰难。

“天与一城为国蔽”表明城池成为国家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将军与敌人的对峙,反映出战争的紧张气氛。然而,“强兵坐拥瞋相视”揭示了敌我双方的对立,以及对忠诚和背叛的拷问。“孝子忠臣竟谁是”则引发读者对忠诚品德的深思,究竟何者才是真正的孝子忠臣。

最后两句“千载公名亦天意,君不见河南节度三日至”表达了对历史公正的期待,尽管英雄的名声可能被时间冲淡,但他们的事迹仍会被后人铭记,同时也暗指将军的结局——短短三天内三次更换节度使,反映了战事的动荡和朝廷的无常。

整体来看,《睢阳叹》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表达了对忠诚、英勇和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河阳战

裨将退,元帅怒,先取廷玉后仆固。

牙旗飐地高掣空,将军号令如雷风。

逆贼夜散潼关东,元功独冠中兴中。

营蝇菲锦难为忠,空令愤死田神功。

形式: 乐府曲辞

司农笏

司农手中无寸铁,夺笏击贼贼脑裂,贼虽未死气已折。

奉天天子双泪横,十年弃卿真负卿。

臣身区区劳记忆,平原太守曾未识。

形式: 乐府曲辞

养儿行

朝廷养公公养儿,儿为心腹股肱谁?

当时意气各相许,儿不负公公负主。

养儿至死心不易,宁不为儿不为贼。

君不见入朝告变归杀身,此儿非养宁非真。

养儿身死名不腐,唯有真儿心独苦。

形式: 乐府曲辞

问中使

问中使,几日发,长安老臣当死。

死不难,中使答,言从大梁至,大梁贼耳。

胡称使,君不见,吐蕃使者中道亡。

相臣节度死凤翔,老奸有貌幸不扬。

三年饱食居庙堂,沣州客死非人殃。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