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南源刈稻

买田南山下,禾黍忽已秋。

糟床待此注,岂止衣食谋。

穷阴迫霜霰,不可迟揫收。

吾党二三子,晨行已寒裘。

久苦城中嚣,至山谅优游。

况已除险秽,新堂置岩幽。

窗轩众峰出,阶墀水淙流。

良材未成种,草树亦已稠。

寒花开照耀,谷鸟乐啾啁。

心与珍境接,佳兴固已遒。

而况馈朝夕,甘美日可搜。

黄鸡肥落俎,清酤湛盈瓯。

时鲜鲙冰鲫,馀滋拆丹榴。

此味何以侑,文辞颇赓酬。

昼务诫遗滞,夜工督舂揄。

因观稼穑劳,始觉奉养优。

此乐讵非幸,人生复何求?

送子固自起,往意不可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在南山脚下购置田地,稻谷和黍米忽然已到秋天。
酿酒的设备等待着收获的谷物,这不仅仅是为了衣食打算。
深冬的严寒逼近,不能耽误收割的时机。
我们几个朋友,清晨出行已经穿上了厚实的皮袍。
长久以来忍受城市喧嚣,到了山中必定能享受悠闲。
况且已经清除危险和污秽,新堂建在岩石间,环境幽静。
窗户可以看到群峰,台阶前流水潺潺。
优良的木材还未种植,杂草树木却已繁茂。
寒冷的花朵绽放,山谷中的鸟儿欢快鸣叫。
心灵与美景相接,美好的兴致自然浓厚。
更何况早晚都有美食供应,美味每天都能品尝。
黄鸡肥美摆上案板,清酒满杯晶莹剔透。
新鲜的鱼片配以冰镇鲫鱼,余下的滋味剥开红石榴。
这样的美味如何搭配?文辞也要相应酬答。
白天要提醒自己去除拖延,夜晚则督促农事忙碌。
通过观察农事辛劳,才体会到生活的丰足。
这种快乐难道不是幸运?人生还有什么需求呢?
送你离开,我内心虽不舍,但你的去意不可挽留。

注释

南山:指南山,具体地理位置未明。
禾黍:泛指谷物。
糟床:酿酒的器具。
衣食谋:基本的生活保障。
穷阴:深冬时节。
揫收:收割。
晨行:清晨出行。
寒裘:冬季厚实的皮袍。
嚣:喧闹。
岩幽:岩石间的幽静。
窗轩:窗户。
淙流:流水声。
稠:繁多。
佳兴:美好的兴致。
固:本来。
馈:供给。
清酤:清酒。
丹榴:红色的石榴。
文辞:诗词。
昼务:白天的工作。
督舂揄:督促舂米(古代农事)。
稼穑:农业劳动。
奉养:供养生活。
讵:岂,难道。
幸:幸运。
起:起身,离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舍弟南源刈稻》。诗中描绘了诗人购置南山下的田地,感叹时光飞逝,秋天已至,稻谷成熟需及时收割。诗人提到与朋友们一起劳作,享受山间宁静的生活,新建的居所环境优美,山水环绕,景色宜人。他们不仅享受丰收的美食,如黄鸡、清酒、鲜鱼和甜美的石榴,还通过耕读生活,体会到了农事的艰辛和生活的满足。诗人以此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弟弟辛勤劳作的赞赏,同时也感慨人生的乐趣在于知足,表达了对弟弟的鼓励和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田园诗意。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苦热

忆初中伏时,怫郁炎气升。

赫日已照灼,赤云助轩腾。

积水殆将沸,清风岂能兴?

草木恐焚燎,窗扉似炊蒸。

冰雪气已夺,蚊蝇势相矜。

发狂忧不免,暑饮讵复胜。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茅亭闲坐

荆门常昼掩,不必云山深。

岂敢尚孤绝,自能收寸心。

草萌被远径,鸟语变乔林。

散帙味新趣,鸣弦叹馀音。

脱粟幸可饱,一瓢方独斟。

颜从缅虽卓,非此谁为寻。

盛服缠紫艾,重印铸黄金。

信使忧惴息,讵无勤苦侵。

埃尘缁冠盖,霜露泫衣衿。

胁肩已自昔,俯首微独吟。

岂惟智所拙,曾是力难任。

为乐聊在此,焉知玉山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诗一首

食肉遗马肝,未为不知味。

食鱼必河豚,此理果何谓。

非鳞亦非介,芒刺皮如猬。

见形固可憎,况复论肠胃。

形式: 古风 押[未]韵

郓州新堂

百尺丰堂汶水滨,鲁侯清燕此逡巡。

溪寒素砾偏宜月,壁莹黄金不受尘。

引客笙歌行处是,赏心花木四时新。

未应久作林泉主,天子今思旧学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