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燕山三月飞杨花,满天白雪随风斜。
客子出门已十载,飘零感此思回家。
杨花飞自好,客愁不可道。
岁岁杨花飞,飞尽春光老。
春光迅速若转蓬,丈夫建树难为功。
李广不侯马援谤,至今慨叹伤英雄。
伤英雄,徒拂抑。
鬓华忽似杨花色,不如匣剑归去来,南山之南北山北。
这首明代陈第的《见杨花》描绘了春天燕山地区杨花纷飞的景象,犹如满天白雪,引发诗人对漂泊在外的感慨。他以十年离家的游子身份,感叹杨花年年飞舞,象征着春光流逝,岁月匆匆。诗人借李广和马援的典故,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无奈与英雄被埋没的哀伤。他自比鬓发如杨花般易逝,流露出归隐之心,希望能像剑入匣般远离尘世纷扰,回归南山之北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英雄命运的深刻反思。
不详
承平日久不知兵,南北征师浪结营。
独有鸳鸯明节制,堂堂中国振先声。
辕门遗爱满幽燕,不见胡尘十六年。
谁把旌麾移岭表,黄童白叟哭天边。
朔方辽海怀恩信,日本安南识姓名。
盖世勋庸仍不伐,循循裘带一书生。
黄金散尽结英雄,不负行间尺寸功。
却愧十年鞍马下,捐躯空慕古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