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翻译

美丽的春光映入眼帘,春日东风总是将繁花吹散。几重烟雨朦胧,只有这些娇弱的花朵难以庇护。
梦里总是时不时浮现起旧时故国的道路。春天反复无常,在那杜鹃泣血的地方,分不清落花染红的是春雨还是眼泪。

注释

“几番”句:指清兵入关后的一系列事变。
王孙:对尊礼、思慕者的称呼,如淮南小山《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
这里疑指鲁王、唐王。
“春无”三句:叹复国不易。

鉴赏

这首明代陈子龙的《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描绘了一幅春日风雨中凋零的景象。"满眼韶华",开篇即展现出春天的美好与短暂,然而"东风惯是吹红去",东风无情地吹落花朵,暗示了春光易逝的无奈。接下来的"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进一步渲染了风雨对花朵的摧残,表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诗人借梦境寄托对往昔繁华的怀念,想象昔日贵族子弟漫步在春色中的情景,而现实却是"春无主",流露出对国家衰败、权贵没落的哀叹。最后,"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以杜鹃悲鸣和泪水化作的雨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对时事变迁的悲凉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春日风雨中的落寞与哀愁,寓言式地表达了对明朝末年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68)

陈子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介,、懋中、人中,、海士、轶符等。汉族。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 字:卧子
  • 号:大樽
  • 籍贯: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五月雨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

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

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夜泊

此地知何处,扁舟系小亭。

孤村低卧水,野屋大于瓶。

却少犁锄乐,尚余锋镝腥。

白头万里客,仰愧老人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缺题

施氏山前旧有人,吴王宫殿几重新。

年来绿树村边月,夜半清溪梦里身。

衰草尽随眉黛落,飞花长逐杜鹃声。

西家女侠今何在,白苎轻萝谢四邻。

形式: 古风

闺怨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