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辞以哀悼的基调,表达了对钦慈宪肃皇太后的深切怀念与敬仰。首句“懿范存遗诏”,赞颂了皇太后遗留下的高尚典范与教诲,暗示其道德风范深远影响后世。接着“香尘守浣衣”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将皇太后的逝世比作香尘覆盖于浣洗衣物之上,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地描绘了其离世的场景。
“中天扶日上,西邸引龙归”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中天扶日上,象征皇太后如同太阳般照亮人间,引领国家前进;西邸引龙归,则暗指皇太后引导着国家的未来,如同龙引领着国家的兴盛。这两句不仅赞美了皇太后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也寄托了人们对她的无限怀念与敬仰之情。
“方慰人寰望,那知辇路非”则表达了人们对皇太后逝世的震惊与惋惜,原本以为她会继续为人民带来安慰与希望,却没想到她已经离开了人世。这句中的“辇路非”暗示了皇太后逝世的事实,使得整个挽辞充满了悲痛与不舍的情绪。
最后,“仁恩和夜月,千古在慈闱”两句,以夜月比喻皇太后的仁爱与恩泽,如同永恒的月光,照耀着人们的心灵,即使在千年之后,她的仁慈与母爱仍将在人们心中永存。这一结尾不仅升华了主题,也表达了对皇太后无尽的怀念与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钦慈宪肃皇太后的崇高评价与深切怀念,是宋朝文学中悼念皇室成员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