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片燕山紫气中,汉家城阙蓟门东。
即今天子招贤地,非复当年碣石宫。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送右史之京(其三)》。诗中描绘了燕山的紫气与汉家城阙的壮丽景象,以及对当今招贤纳士的天子之国的赞美,对比于昔日碣石宫的辉煌。通过“即今天子招贤地,非复当年碣石宫。”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连接,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当朝统治者积极求才若渴的颂扬。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不详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五云西北望京华,玉帛年年出汉家。
此去但承明主问,不妨才子更长沙。
乞得梁园出汉关,那将春色动离颜。
惟愁不见邹枚苦,赋就无人解往还。
万国称藩拱至尊,一时词客出王门。
但教日奉西园宴,莫道应刘不是恩。
金舆山下小清河,河上朱楼叠素波。
此日为君西北望,浮云不似客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