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陆蒙老韵

枕上浮生过半百,短发毵毵霜样白。

西溪河上旧家山,岁岁故乡归似客。

船头渐进古松门,云是吴筠读书宅。

烟云半岭望层楼,鳌顶峥嵘蕊宫窄。

有人挂衲归盘陀,棱棱瘦骨真维摩。

几年面壁舌不动,忽然拍手赓渔歌。

秋来满船载明月,俄惊雨笠仍烟蓑。

黄梅渡口水流急,五湖深处任风波。

形式: 古风

翻译

枕上度过的岁月已过半百,稀疏的头发如霜般雪白。
回忆起西溪河边的老家山,每年回乡都像作客一般。
船渐渐驶入古老的松木门,听说这是吴筠读书的地方。
半山腰的云雾中眺望高耸的楼阁,仿佛海中的鳌峰,宫殿狭小而险峻。
有人挂着僧袍归隐盘陀,那瘦削的身躯宛如维摩诘一般。
多年静坐面壁不言,突然拍手应和渔人的歌谣。
秋天,满船载着明月,忽然风雨交加,戴上斗笠披上蓑衣。
黄梅渡口水流湍急,深入五湖,任凭风浪起伏。

注释

枕上:指卧床。
浮生:比喻短暂的人生。
毵毵:形容毛发稀疏。
岁岁:每年。
故乡:家乡。
归似客:归来如同客人。
古松门:古老的松树林边。
吴筠:历史人物。
读书宅:读书人的居所。
烟云半岭:半山云雾。
层楼:多层楼阁。
鳌顶:像海中巨鳌的山峰。
挂衲:僧人挂布袍。
盘陀:佛教修行者隐居之地。
维摩:佛教人物。
面壁:静坐对着墙壁。
舌不动:沉默不语。
赓渔歌:应和渔夫的歌。
秋来:秋季来临。
雨笠:斗笠。
烟蓑:蓑衣。
黄梅渡口:特定地点名。
五湖:泛指大湖。
任风波:任由风浪起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头发斑白,如同霜雪,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他回忆起在西溪河畔的老家,每年归乡都仿佛是过客。行至古松掩映的读书人吴筠的居所,诗人远眺山岭上的烟云缭绕,感叹楼宇之高峻。接着,诗人提及一位苦修者挂衲归隐,其骨瘦如维摩诘,多年静坐不言,突然以歌声回应渔歌,展现了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秋来时分,诗人满载明月归航,却不料风雨突至,不得不戴上雨笠烟蓑,显示出生活的无常与自然的变幻。最后,他在黄梅渡口感受到水流湍急,五湖深处的航行充满未知和风险,但诗人似乎对此处的风浪无惧,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景物描绘,寓含了对岁月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超然境界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学禅宗融合的诗风。

收录诗词(42)

释净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嘉禾八咏(其五)五柳桥

五柳先生倦折腰,孤眠千载仰风标。

青衫令尹头如雪,不厌朝昏过此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八声甘州.送翁时可如宛陵

问缠腰跨鹤,事如何,人生最风流。

怕江边潮汐,世间歧路,只是离愁。

白马青衫往事,赢得鬓先秋。

目送红桥晚,几番行舟。

兰佩空馀依黯,便南风吹水,人也难留。

但从今别后,我亦似浮沤。

敬亭上、半床琴月,记弹将、寒影落南州。

秋声里,塞鸿来后,为而登楼。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甘州/八声甘州.寿贾师宪

满清平世界庆秋成,看看斗三钱。

论从来活国,论功第一,无过丰年。

办得闲民一饱,馀事笑谈间。

若问平戎策,微妙难传。

玉帝要留公住,把西湖一曲,分入林园。

有茶炉丹灶,更有钓鱼船。

觉秋风、未曾吹著,但砌兰、长倚北堂萱。

千千岁,上天将相,平地神仙。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瑞鹤仙.梅

湿云黏雁影。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千金买光景。

但疏钟催晓,乱鸦啼暝。花悰暗省。

许多情、相逢梦境。

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孤迥。

盟鸾心在,跨鹤程高,后期无准。情丝待剪。

翻惹得,旧时恨。

怕天教何处,参差双燕,还染残朱剩粉。

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

形式: 词牌: 瑞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