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偎岩傍水我甘老,垂手入廛公正时。
异日归来同粥饭,折铛不用倩人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老对生活的淡泊与从容,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首句“偎岩傍水我甘老”,表达了长老愿意在自然环境中度过余生的心愿,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次句“垂手入廛公正时”,则展现了长老在社会生活中适时而为的态度,既不脱离世俗,又保持了内心的平和与公正。
后两句“异日归来同粥饭,折铛不用倩人提”,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不仅表达了长老对未来归隐生活的期待,即与他人共同享受简朴的生活,也暗示了他对于生活简单、自在的向往。同时,“折铛不用倩人提”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出长老希望生活自理、自足的形象,体现了他对独立自主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长老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和谐相处的态度。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道人云出山,轩窗有佳趣。
松竹自说法,客来点头去。
庵小不能容汝住,湖边相送颇依依。
身心欲得长坚固,记取重围吃菜时。
三处莫忘真是药,两针不蓄亦无妨。
浑身劫得燖鸡尽,始好参禅作歇场。
阿呵呵了阿呵呵,聚落都如蝼蚁窠。
一弄火销无影迹,几人于此悟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