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澎湖

大担门外渡横洋,群山灭影流汤汤。

天水相交上下碧,中间一叶凌波飏。

少焉红沟映霞赩,倏忽黑蛟翻怒墨。

陆离斑驳异彩腾,绘画乾坤须五色。

针盘远指天南交,苍茫四瞩心悁劳。

直上樯梢索西屿,亚班趫捷如飞猱。

澎湖环岛三十六,历历人烟出渔屋。

未须沧海成桑田,结网临渊食粗足。

我来寄泊妈宫湾,舳舻屹立凝丘山。

三夜惊涛春客枕,梦魂跌宕雷霆间。

海翁望雨忧如渴,极目园畴断馀嶭。

北风可但济行舟,唤起痴龙驱旱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澎湖海域的航行经历与所见所感。开篇“大担门外渡横洋”,以开阔的视野引出海上航行的主题,群山隐没于波涛之中,展现出壮丽的海景。接着,“天水相交上下碧,中间一叶凌波飏”两句,通过对比天水的碧绿与小船的轻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海面上的动态变化:“少焉红沟映霞赩,倏忽黑蛟翻怒墨。”红霞映照下的海面与突然涌现的黑蛟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戏剧性。紧接着,“陆离斑驳异彩腾,绘画乾坤须五色”两句,赞美了自然界的色彩斑斓,仿佛是天地间的画卷。

“针盘远指天南交,苍茫四瞩心悁劳”则表达了作者在茫茫大海中的孤独与对方向的追寻。“直上樯梢索西屿,亚班趫捷如飞猱”描述了船员们在船上忙碌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敏捷与技艺。

接下来,诗人转向对澎湖群岛的描绘:“澎湖环岛三十六,历历人烟出渔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岛屿上的生活景象。最后,“未须沧海成桑田,结网临渊食粗足”一句,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面对大海的浩瀚,人们也能自给自足。

“我来寄泊妈宫湾,舳舻屹立凝丘山。”写出了作者在妈宫湾停留的感受,舳舻(zhú lú)是指船只,此处形容船只众多,壮观如山。接下来,“三夜惊涛春客枕,梦魂跌宕雷霆间”描绘了夜晚海上的风暴,以及作者在风暴中难以入眠的情景。

“海翁望雨忧如渴,极目园畴断馀嶭。”通过海鸥对雨水的渴望,反映了自然界的生态关系。最后,“北风可但济行舟,唤起痴龙驱旱魃。”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希望借助自然之力解决干旱问题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海上航行的壮丽景色和复杂情感,还蕴含了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128)

张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冒雨劝农叠韵

出郭天四垂,墨云挟狂雨。

势如万镞飞,作气不待鼓。

弥望青葱茏,物我同栩栩。

平畦漾縠纹,犁锸应时举。

谁能甘惰农,自贻乐岁苦。

为语蚩蚩氓,海滨履王土。

黄发与垂髫,愿勿入城府。

熙怡若桃源,往来有渔父。

三时胼胝烦,勤焉岂无所。

况当膏雨馀,篝车满可许。

烟林布谷鸣,陌上鞭水牯。

米家画图閒,坐览蓑笠侣。

形式: 古风

游弥陀寺赠喝能上人(其一)

宦迹重溟外,游情半日閒。

妙香禅室静,灌木鸟音蛮。

种叶常书偈,留云早掩关。

稍闻烹水法,容我坐苔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游弥陀寺赠喝能上人(其二)

何必远城郭,已空车马尘。

因心川共逝,触指月如轮。

客愧乘槎客,僧兼卖卜人。

此生期再访,幽梦或通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大嶝门

门经大嶝渡横洋,五色波中漾日光。

起碇声高惊晓梦,吟魂倾仄寄悬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