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崖

层崖莹青瑶,泠滑不可扪。

秋光发净照,林影摇晴暾。

飞瀑涤吟肺,垂萝清饮魂。

惟忧渍愁霖,碎藓来相痕。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层层崖壁如碧玉般晶莹,光滑得无法触及。
秋天的阳光纯净照耀,林间的影子在晴朗的晨曦中摇曳。
飞流的瀑布洗涤着诗人的肺腑,低垂的藤萝让心灵得到清凉。
我只担心连绵的愁雨会玷污这美景,破碎的苔藓痕迹仿佛诉说着忧虑。

注释

层崖:层层叠叠的崖壁。
莹青瑶:形容崖壁如碧玉般晶莹剔透。
泠滑:形容光滑凉爽。
扪:触摸。
秋光:秋天的阳光。
晴暾:晴朗的晨曦。
飞瀑:从高处飞流而下的瀑布。
吟肺:洗涤诗人的内心。
垂萝:低垂的藤萝。
清饮魂:让心灵得到净化。
渍愁霖:连绵的愁雨。
碎藓:破碎的苔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深厚情感。

"层崖莹青瑶,泠滑不可扪。" 这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山崖的陡峭与岩石的光滑,给人以触摸不到的神秘感。

"秋光发净照,林影摇晴暾。" 秋天的阳光透过树梢,投下斑驳的影子,与清新的空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明朗的氛围。

"飞瀑涤吟肺,垂萝清饮魂。" 瀑布如同天籁之音,潺潺流淌,洗净心灵;而垂下的藤萝则像是自然界中的一杯清泉,为诗人的精神带来滋润。

最后两句 "惟忧渍愁霖,碎藓来相痕。"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外在世界变化的感慨。"渍愁霖" 指的是连绵不绝的忧思,而"碎藓来相痕" 则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事物也许会留下痕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鼓子

柔条长百尺,秀萼包千叶。

不惜作高架,为君相引接。

形式: 古风 押[叶]韵

嘉川

嘉川之西过新栈,几里朱栏绕青壁。

我行落月尚在水,水影照人襟袖白。

繁英杂缀修蔓上,绿锦缬带垂百尺。

清香满马去未休,赖尔春风慰行客。

形式: 古风

漫郎亭

凿城为洞深且长,沿壕开径闲复荒。

有亭如许入蒙密,谁比次山称漫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翡翠

清晨有珍禽,翩翩下鱼梁。

其形不盈握,毛羽鲜且光。

天人裁碧霞,为尔缝衣裳。

晶荧炫我目,非世之青黄。

爱之坐良久,常恐瞥尔翔。

忽然投清漪,得食如针铓。

如是者三四,厌饫已一肮。

既饱且自嬉,翻身度回塘。

飞鸣逐佳匹,相和音琅琅。

是时凫与雁,狼藉岛屿旁。

满腹酿腥秽,纷纷晒晴阳。

鹙鸧最粗恶,嘴大脚胫长。

入水捕蛇鳝,淤泥亦衔将。

想其见尔时,一啄亦尔伤。

其心肯谓尔,被体凝华章。

劝尔慎所止,好丑难同乡。

清溪多纤鲜,亦足充尔肠。

江海深且阔,所获未可量。

尔当事澡刷,帝囿参鸾凰。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