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天寿山明陵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行舆走荦确"形象地写出山路崎岖,暗示了探访陵墓的艰辛。"远树藏蛟螭"运用神话意象,增添了神秘与历史的厚重感。
"森然石立仗"描绘了陵墓石柱的壮观,"见兹长陵碑"则点出诗人亲眼目睹了古代皇帝的陵墓碑。接下来,诗人感慨时光荏苒,"沧桑虽亦速,园寝能生悲",表达对陵寝荒凉、王朝衰落的哀叹。
"颓檐落鼠子,苍松低草蕤"进一步渲染了陵墓的衰败景象,而"永陵自恢张,碝石存圮基"则对比了不同陵墓的兴衰,显示出历史的无情变迁。
最后,诗人以"怀哉望思陵,已矣王气衰"表达对往昔皇权的怀念和对王朝衰落的深沉感慨。他反思陵墓的规模和设计,引用"详诵昆山诗"来评价其他陵墓,同时指出即使是帝王,也难以抵挡自然与时间的侵蚀,"帝王何足慕,春尽西陵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明陵的风貌,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