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剩一片瓦砾场空,不闻虚堂梵呗,落日钟声,初地怕重经,凭他亿万化身,难逃劫火;
笑千载英雄梦短,惟余郭外山光,水边秋色,良辰休放过,好与二三旧雨,闲话松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沧桑与宁静并存的画面。首句“剩一片瓦砾场空”以简练之笔勾勒出龙兴寺历经沧桑后的荒废景象,瓦砾满地,一片空旷,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接着,“不闻虚堂梵呗,落日钟声”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佛音与今日的寂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沧桑感,同时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初地怕重经,凭他亿万化身,难逃劫火”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世间万物终将消逝的感慨。初地,佛教术语,指初入佛门者所处之地,这里借指龙兴寺这一佛教圣地。亿万化身,佛教概念,意为佛陀在无数生中显现的不同形象,此处象征着无数生命与历史的轮回。劫火,则是佛教中描述世界毁灭时的大火,这里暗喻历史的更迭与世事的无常。
后半部分“笑千载英雄梦短,惟余郭外山光,水边秋色”转而抒发对过往英雄豪杰短暂人生的感慨,与自然美景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自然永恒与人类短暂的哲学思考。“良辰休放过,好与二三旧雨,闲话松阴”则是对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与老友共话美好时光的呼吁,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兴寺的描绘,结合历史、宗教、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过去与现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然美景与友情的珍视,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不详
义气塞淮淝,三十六人,莽莽阵前同赴难;
精灵依草木,一百五日,年年山下为招魂。
负儒林宿望,远绍旧学,近启新知,教士有方,天下英才尽桃李;
为国家重臣,出任疆圻,入参枢密,骑箕太早,神州宪政甫萌芽。
湾过茱萸,松竹三霄水碧;
阶翻云叶,亭台四序天香。
公复何言,叹今生望绝龙髯,白首九原依圣主;
人谁不死,看吾邑封高马鬣,青山千古吊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