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肃时雨若》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现象与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联“肃肃存吾敬,冥冥若有期”,开篇即以肃穆之气和神秘的氛围引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某种未知力量的期待。这里的“肃肃”不仅指自然界风声的肃静,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庄重与虔诚。“冥冥”则暗示了一种不可见的力量或命运的存在,预示着某种即将发生的事件。
颔联“人皆欣雨若,心为有天知”,进一步阐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普遍反应——对雨水的喜悦与期盼。这里的“欣雨”不仅是对雨水本身的喜爱,更象征着人们对于大自然给予生活的恩赐的感激之情。“心为有天知”则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某种默契或联系,暗示着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内心世界的相通。
颈联“悃切忧民志,勤拳在庙时”,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与忧虑。这里的“悃切”形容的是真挚而深切的情感,“忧民志”则是指为人民谋福利的决心与意志。“勤拳在庙时”可能是指在庙宇祭祀之时,诗人不忘为民请命,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尾联“片云催许急,三祝果伊谁”,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如片云的快速移动,引出诗人内心的急切与期待。这里的“三祝”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的三次祈愿,而“果伊谁”则表达了对这些愿望能否实现的疑问与期待。这一联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一联“方寸来何易,吁嗟礼亦宜”,总结了诗人对自我内心的反思与对礼仪的重视。这里的“方寸”比喻内心世界,“来何易”表达了对内心变化的感慨,“吁嗟礼亦宜”则强调了在面对内心变化时,遵循礼仪的重要性,既是对自我的约束,也是对社会规范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与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与人性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