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杨少傅勉仁二首(其一)

萧然一榻病相如,独卧城南水竹居。

玉笥松楸怀故里,青灯风雨课残书。

眼前文物交游少,霜后园林橘柚余。

药里寻常筋力尽,敢劳谷口有来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中的诗人,独自居住在城南的水边竹林之中,环境清幽而寂寥。首联“萧然一榻病相如,独卧城南水竹居”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的孤独与病态,同时也暗示了他与司马相如相似的境遇,虽才华横溢却饱受疾病之苦。

颔联“玉笥松楸怀故里,青灯风雨课残书”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怀念故乡的山川草木,尤其是那排列整齐的松树和楸树,而此时只能在昏暗的灯光下,伴着风雨声,翻阅着残破的书籍,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颈联“眼前文物交游少,霜后园林橘柚余”则揭示了诗人的社交生活之寡淡。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文朋知己越来越少,只有霜后的园林中残留的橘柚果实陪伴着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衰败。

尾联“药里寻常筋力尽,敢劳谷口有来车”表达了诗人对身体状况的感慨。尽管常服药物,但依然感到筋疲力尽,连想象中的谷口来车都显得奢侈。这一联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于世事之外的豁达与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内心的孤独、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淡然态度,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和个人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590)

胡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杨少傅勉仁二首(其二)

之武平生信不如,衰年怀土事幽居。

山中已迫桑榆景,天上重烦故旧书。

伏枕尘劳灰百念,传家生计在三余。

邻翁花木春来好,扶杖看花当小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答杨少傅士奇见寄二首(其一)

幽栖已出喧嚣外,老疾偏怜见在身。

万里交游空对月,半生风雨不知春。

当年玉署曾分直,今日乌纱独制巾。

共道同时六学士,香山居士一闲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答杨少傅士奇见寄二首(其二)

梦中握手不知劳,顾我犹穿旧赐袍。

茅屋江头真野老,玉堂天上实仙曹。

每见杜陵怀李白,何如若士望卢敖。

自怜多病云霄隔,敢谓山林遂养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卯山书屋图

金乌出海扶桑红,流光正照山之东。

千岩宿雾卷飞翠,半壁晴霞明太空。

一双乔松荫华屋,中有幽人美如玉。

青鞋布袜芰荷衣,坐看碧草无尘俗。

黄鹂啼处树阴多,白鸟飞时溪水绿。

床头锦囊琴一张,架上牙签书万轴。

长年读书究典坟,不知春暮花纷纷。

绛桃隔竹迷苍雪,红药当阶动彩云。

昨日山中酒初熟,故人早过清溪曲。

呼儿洗盏具盘飧,莫厌山肴并野蔌。

太平无事不出门,白鹤生雏竹有孙。

男长须婚女须嫁,仙家何必说桃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