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山书屋图

金乌出海扶桑红,流光正照山之东。

千岩宿雾卷飞翠,半壁晴霞明太空。

一双乔松荫华屋,中有幽人美如玉。

青鞋布袜芰荷衣,坐看碧草无尘俗。

黄鹂啼处树阴多,白鸟飞时溪水绿。

床头锦囊琴一张,架上牙签书万轴。

长年读书究典坟,不知春暮花纷纷。

绛桃隔竹迷苍雪,红药当阶动彩云。

昨日山中酒初熟,故人早过清溪曲。

呼儿洗盏具盘飧,莫厌山肴并野蔌。

太平无事不出门,白鹤生雏竹有孙。

男长须婚女须嫁,仙家何必说桃源。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生活画卷。开篇以“金乌出海扶桑红”起笔,以日出之景渲染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随后“流光正照山之东”,进一步点明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明亮的视觉效果。接着,“千岩宿雾卷飞翠,半壁晴霞明太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清晨的景象,雾气消散,翠色欲滴,晴空中的霞光映照在半壁之上,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一双乔松荫华屋,中有幽人美如玉”两句,将画面聚焦于书屋之中,乔松为屋遮蔽,屋内居住着一位高雅脱俗的隐士,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静谧与高洁。接下来,“青鞋布袜芰荷衣,坐看碧草无尘俗”,通过穿着细节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隐士的生活方式与心境,与外界的尘俗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其超然物外的境界。

“黄鹂啼处树阴多,白鸟飞时溪水绿”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黄鹂的啼鸣与白鸟的飞翔,溪水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更加清澈,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诗作的韵律感。紧接着,“床头锦囊琴一张,架上牙签书万轴”,通过乐器与书籍的摆放,展现了隐士的精神追求与文化修养,琴声与书香交织,营造出一种文雅而深邃的氛围。

“长年读书究典坟,不知春暮花纷纷”表达了隐士长时间沉浸在学问之中,甚至忘记了季节更迭,体现了其对知识的热爱与执着。最后,“绛桃隔竹迷苍雪,红药当阶动彩云”,以桃红与药花的色彩对比,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美感与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场景,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收录诗词(590)

胡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琴清轩

斑帘半卷垆烟绿,时有凉风洒修竹。

明窗石几绝流尘,横琴试鼓潇湘曲。

潇湘水云连洞庭,木叶微脱秋冥冥。

东皇司命迎帝子,赤豹文狸趋百灵。

改弦转奏凄凉调,楚声激烈军心悄。

拔剑悲歌顾美人,霸王力尽英雄剿。

须臾翻出离骚经,孤臣孽子难为情。

玉鸾啾啾翔广漠,云霓冉冉从遐征。

佩兰白雪相间作,座中百斛骊珠落。

风雷骑气变轩昂,六丁髣髴搜天荒。

牧犊哀吟双雉语,七弦飒飒飞山雨。

庄周蝶梦漆园深,芳草落花何栩栩。

谁知独有秋鸿谱,写出清和并凄楚。

几回剪烛夜中弹,恍疑舟泊黄芦渚。

我生不省丝篁音,奉亲高堂唯鼓琴。

高堂一夕萱花老,落月乌啼愁思深。

乌啼月落银河影,碧玉疏星光耿耿。

抱琴惆怅发孤吟,梧桐露寒滴金井。

形式: 古风

题颜辉沙漠出猎图

朔风卷地吹白草,阴山八月霜信早。

塞外马肥弓力强,什什伍伍游沙场。

沙场迢递千万里,白雁高飞天似水。

翻身满引乌角弓,须臾血洒榆林里。

猘子交驰疾若风,马蹄踣铁如游龙。

嵩岳高高双眼碧,狐裘蒙茸鬓毛赤。

不睹沙场画里真,岂知秋月笔通神。

祗今塞上烟尘绝,群部俱来贡金阙。

买缣欲写王会图,几度临风忆秋月。

形式: 古风

题金侍郎墨梅卷

屈铁交柯春十丈,冷蕊疏花默相向。

玉为肌骨水为神,不受东风驿路尘。

自信平生心铁石,岁寒长与冰霜敌。

相看东阁好吟诗,寄语高楼莫吹笛。

何当青子结长条,商家和羹须尔调。

侍郎此画殊清绝,展卷索题惭句拙。

他时乘兴过幽轩,抱琴对鼓黄昏月。

形式: 古风

万竹轩为胡员外赋

高轩亭亭荫修竹,万个琅玕翠如束。

红尘一点不飞来,日暖晴烟散虚谷。

谷中风动四山鸣,耳边飒飒生秋声。

绿阴满地收不起,秀色倚窗寒更清。

石床碧几净如洗,拂拭孤桐泛商羽。

蛟龙舞落苍梧云,鹧鸪啼破潇湘雨。

自从作官登曲台,林间一一生锦苔。

苔深落叶无人扫,白石清泉为谁好。

几回飞梦到家山,骑得青鸾月下还。

觉来满眼失苍翠,空遗杂佩声珊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