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绝不作诗清明后三日与鸣治师召游大德观为二公所督甚苦得联句四首已而悔之因用止诗韵以自咎先是诸同年皆有和章为说不一鸣治独持两可之说至是竟为所沮云

渊明爱酒翁,晚岁方暂止。

始知山水兴,不在壶觞里。

后来不饮人,效颦乃苏子。

吾诗亦何解,似独有深喜。

一戒踰七旬,此念灰不起。

群公各雄辨,未究同异理。

三占从两卜,颇觉吾丧已。

惜哉九仞功,一篑今已矣。

陶苏虽止酒,所止皆有涘。

择例偶不精,遗踪愧前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名为《入春绝不作诗清明后三日与鸣治师召游大德观为二公所督甚苦得联句四首已而悔之因用止诗韵以自咎先是诸同年皆有和章为说不一鸣治独持两可之说至是竟为所沮云》。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作诗态度的反思与自我责备。

首句“渊明爱酒翁,晚岁方暂止”引用了晋代诗人陶渊明晚年戒酒的故事,以此引出自己对于作诗的态度。接着,“始知山水兴,不在壶觞里”表明诗人认识到作诗的灵感并非源自酒醉,而是源于自然山水的感悟。随后,“后来不饮人,效颦乃苏子”提到效仿苏轼不饮酒的做法,暗示自己在作诗时也尝试摆脱外界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

“吾诗亦何解,似独有深喜”表达诗人对自身诗歌的独特喜爱,认为自己的作品可能与众不同,蕴含着深刻的喜悦。接下来,“一戒踰七旬,此念灰不起”描述了诗人决心戒除作诗的念头,但这种念头并未真正消失,显示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群公各雄辨,未究同异理”指出周围的人各有不同的观点,诗人未能彻底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紧接着,“三占从两卜,颇觉吾丧已”表示在寻求共识的过程中,诗人感到自己的立场逐渐丧失。

“惜哉九仞功,一篑今已矣”感叹于之前努力的成果,比喻为挖掘九仞深的土坑,却因一筐土的缺失而无法完成。这里暗指诗人对于未能完成某项重要任务的遗憾。

最后,“陶苏虽止酒,所止皆有涘。择例偶不精,遗踪愧前祀”将陶渊明和苏轼的戒酒行为与自己的作诗态度进行对比,承认自己在选择和执行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对未能达到前辈的高度感到惭愧。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作诗态度的深刻反思,以及在追求艺术道路上的自我质疑与成长。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融入其中,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初予止诗鼎仪有约同止予援张汝弼故事以只鸡斗酒为罚鼎仪固未尝止及予破戒乃和韵见索再叠前韵并鸡酒答之

与君同止诗,拙者最先止。

至今鸡酒券,尚在诗筒里。

吟声日不绝,负约常在子。

病中未遽往,顾券每自喜。

君方掩耳卧,十撼九不起。

三缄偶一吷,乃辄相料理。

多言竟无益,宁使人负已。

我鸡固当携,我马今秣矣。

明晨自公出,迟予金明涘。

愿托鹤林翁,清风播来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予破戒时颇念鼎仪之约鸣治师召许为代罚既有成约再用韵邀三公同赴

人皆止我诗,君意方止止。

词锋苦相督,置我重围里。

平生鸡酒期,吾愧金闺子。

君同观棋法,胜败俱可喜。

门首索鸡吏,坚坐诃不起。

其辞虽未直,颇亦持一理。

衅机自君发,安得终彼已。

前言亦戏之,吾意今决矣。

买鸡南市栅,沽酒西桥涘。

且复醉兹辰,是非付千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曰川会诸同年用韩昌黎园林穷胜事钟鼓乐清时二句分韵得时字因效韩体

念我三同友,夙多豪俊姿。

南宫同甲第,翰署同文词。

功业复同志,希皋慕龙夔。

官曹有燕会,亦以存箴规。

唯君与张子,前后伤分睽。

归衢振天翮,鹓凤已满池。

尔来又十载,歘见星霜驰。

维春暮三月,和风荡如饴。

高堂敞楹戺,列案堆盘匜。

觥筹递交错,墨卷开淋漓。

坐席各有序,酒行不用辞。

中披见肝胆,外蘖无藩篱。

我怀久屈郁,如以结就觿。

如鹰掣绦旋,如骥辞衔羁。

又若万里冰,流飙荡空澌。

经冬抱深癖,不得窥檐楣。

咫尺乃如此,况居天一涯。

开图见诸老,云是先朝遗。

三杨二王辈,风采犹当时。

我初敛容立,已乃再拜之。

感今复怀旧,欢乐无易兹。

君生在单阏,我处一纪差。

佳儿胜冠带,字画解倔奇。

人言颇类我,我书讵宜师。

渠自有父风,外人那得知。

尔曹已少壮,我岂犹童儿。

从此老铅椠,虚名竟何施。

不如且饮酒,我饮不满卮。

初心抱虚警,筋力当及斯。

前贤勿复道,恐为尔辈嗤。

形式: 古风

经筵闻讲中庸有述呈诸寅长

龙飞御八极,虎殿开群经。

礼乐焕明制,冠裳粲充庭。

大哉中庸理,纯粹复至精。

微言尽幽渺,至治通神灵。

内存戒惧功,外有位育能。

宋儒阐名义,孔学昭仪刑。

煌煌精一传,千岁如日星。

默契入玄化,冲居澹聪明。

圣心仰熙缉,吾道方施行。

微官窃臣从,列侍随公卿。

恭闻圣贤训,内顾惕若惊。

天颜不盈丈,帝鉴无留形。

虽无献纳权,恐有玷辱情。

古来致君术,感格须至诚。

庶几涓埃力,或使海岳增。

作诗戒同志,敢谓此地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