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学渊韵

蹇劣非世器,固应知者稀。

遗纷憩灵馆,聊以慰所怀。

芳声契夙仰,良觏副幽期。

逍遥对疏雨,山瓢时共持。

兰言发孤唱,酬章愧典彝。

促席情未慊,结轸念当离。

心知非远别,终系故人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永之与友人宋学渊的和韵之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首句“蹇劣非世器,固应知者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平庸、不合世俗的自谦之语,同时也暗示了知音难觅的感慨。接着,“遗纷憩灵馆,聊以慰所怀”则描绘了诗人避世隐居,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景。诗人通过“芳声契夙仰,良觏副幽期”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喜悦,这是一次心灵的契合,满足了诗人内心的期待。

“逍遥对疏雨,山瓢时共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雨中悠闲自得地饮酒畅谈的画面,充满了自然与友情的和谐之美。“兰言发孤唱,酬章愧典彝”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话语的珍视和自己回赠诗篇的谦逊之情,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相互尊重。

最后,“促席情未慊,结轸念当离”表达了相聚时光虽短,但彼此间的情感并未满足,心中满是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心知非远别,终系故人思”则点明了虽然分别在即,但对友人的思念将永远伴随着自己,体现了深厚而持久的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友人相聚、分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77)

刘永之(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 字:仲修
  • 号:山阴道士
  • 籍贯:临江清江

相关古诗词

题匡山石室(其一)

群山争盘纡,众壑尽奔放。

中峰最奇绝,直立数千丈。

危搆倚石壁,面势极弘敞。

心神坐超忽,云雨接惝恍。

山色晚更佳,泉声静逾响。

犹言最绝顶,临眺极所往。

欲穷千里目,更试九节杖。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题匡山石室(其二)

精庐极萧爽,乃在匡山涯。

鲜飙泛林木,旭日生岩扉。

樵梧隔烟小,钟声出林迟。

阶前百尺树,倒挂枯藤枝。

中有避喧者,禅诵清四时。

挽萝结幽佩,纫叶为秋衣。

静谈远公传,东林迹已微。

怡然契玄理,令我坐忘归。

形式: 古风

登烟云台同西峰诸友分韵得跨字

振策履崔嵬,飞步凌云榭。

俯观飞鸟翔,远见平江泻。

弹棋古桂阴,酌酒长松下。

谷响啸哀猿,林香过山麝。

祈灵醉巫觋,寻真望仙驾。

翠虬金节导,青鸾羽衣跨。

逸兴殊淹留,吹箫待清夜。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访驿马精舍能上人不遇识其从孙萧生进修夜坐诵诗次日书此识别留简能公

晨起忽不乐,驱骑高原行。

四山多岚气,日照孤峰明。

亭午际江渡,烟艇浮沙汀。

登岸迷所适,岐路方纵横。

忽忆驿马寺,久慕能公名。

询途向烟雾,阡陌互纡萦。

渐入石路窄,松萝蔼冥冥。

龙象虽寂寞,廊庑犹峥嵘。

道人赴斋出,钟梵杳无声。

款户识之子,开室出相迎。

宴坐毕馀景,空花闻夕馨。

佳句谁新作,摛藻艳春英。

山尊泻芳醑,秋蔬摘霜茎。

性昧空寂旨,心乐儒雅清。

夜止西窗宿,风条中夕鸣。

病客既多感,闻此心骨惊。

明当舍之去,沿流到江城。

方从湖海游,暂远林壑清。

山门荫寔沼,中涵苔藓青。

法源庶无竭,归日浊尘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