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功甫还青山

来何迟迟去何勇,羸马寒僮肩竦竦。

昨日弃为梅福官,扁舟早胜大夫种。

负经不厌关山遥,访我犹将岁月恐。

得言会意若秋鹰,反翅归飞轻饱氄。

明朝到家年始开,椒花寿酒期亲捧。

何当交臂须强行,莫作区区事丘垄。

形式: 排律 押[肿]韵

翻译

为何来时如此迟缓,离去却显得如此决绝,瘦弱的马儿和寒酸的童子,背负着沉重的担子。
他曾被贬为梅福这样的小官,如今乘舟出行,仿佛比大夫种还要豪迈。
背着经书不怕路途遥远,拜访我时还担心岁月匆匆。
交谈中我们心意相通,像秋日的老鹰,转身飞回,轻松自在。
明天回家,新年才刚开启,期待亲人捧上椒花寿酒庆祝。
何时能紧紧相拥,不必再拘泥于世俗之事,只愿共享天伦之乐,不埋于坟墓之中。

注释

来:来时。
迟迟:迟缓。
去:离去。
梅福官:小官。
扁舟:小船。
大夫种:越国大夫范蠡。
负经:背着经书。
关山:路途。
岁月:时间。
得言会意:心意相通。
秋鹰:老鹰。
饱氄:轻松自在。
椒花:椒花酒。
寿酒:庆祝酒。
亲捧:亲人捧上。
交臂:相拥。
须强:必须。
丘垄:坟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郭功甫还青山》,描绘了友人郭功甫离别时的情景。首句“来何迟迟去何勇”表现了郭功甫离别的不舍与决然,"羸马寒僮肩竦竦"则写出旅途的艰辛。接着,诗人以梅福和大夫种的典故,赞美郭功甫的高洁和才智,暗示他此行将有如古人般成就。

“负经不厌关山遥”表达对郭功甫坚持学问的敬佩,而“访我犹将岁月恐”则流露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担忧。诗人以“得言会意若秋鹰”形容郭功甫理解力之强,如同秋日翱翔的鹰,轻松领悟深意。最后两句预祝郭功甫回家团聚,新年之际共享椒花寿酒,并期待他们能早日重逢,不必过于忧虑生死之事,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送别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钱驾部知邛州

细雨梅初熟,轻寒麦已秋。

路危趋剑道,梦稳过刀州。

秦栗非吴食,巴粳类越畴。

当垆无复旧,试似长卿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

闻从垄坻去,垄坻多羌兵。

明月共临峡,风泉如哀筝。

志士莫忆家,将军亦儒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崔主簿赴睦州清溪

舟轻不畏险,逆上子陵滩。

七里峡天翠,千里云木寒。

古祠鸣野鸟,乱石激春湍。

正与高怀惬,宁歌行路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送崔黄臣寺丞宰临海

补官桐庐时,已饱严陵钓。

进吏六百石,又得临海峤。

因之论出处,足以见风调。

洪潮可登观,万里涨川窍。

收缩向何归,由来人莫料。

凭君能赋才,庶或穷其妙。

形式: 古风 押[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