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题画

交疏放绿人初静,月上墙来。酒逐愁来。

一阵销魂拨不开。明知镜里颜非昨,心也成灰。

梦也成灰。残漏疏钟梦暗回。

形式:

鉴赏

这首《采桑子·题画》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梁鼎芬所作,描绘了一幅月夜静谧、酒消愁绪的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交疏放绿人初静”,开篇以“交疏”(即窗户)和“绿”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与幽静,暗示着人物活动的结束,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月上墙来”,月亮缓缓升起,照亮了墙壁,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柔和的光亮,同时也象征着内心的光明与希望。

“酒逐愁来”,酒在古代常被用来排解忧愁,此处巧妙地将酒与愁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借酒消愁的情景。“一阵销魂拨不开”,销魂一词,既指因酒而产生的迷醉感,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但这种情感却难以完全摆脱,仿佛心灵深处的愁绪永远挥之不去。

“明知镜里颜非昨,心也成灰。梦也成灰。”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镜里颜非昨”(镜中的容颜已不再年轻)与“心也成灰。梦也成灰”的对比,表达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残漏疏钟梦暗回”,“残漏”指的是滴漏即将耗尽,时间流逝的痕迹;“疏钟”则暗示了时间的缓慢流逝。这一句描绘了深夜时分,滴漏声与稀疏的钟声交织在一起,伴随着梦境的渐渐消散,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一丝悲凉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岁月、情感的复杂思考与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136)

梁鼎芬(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

儿家不合西厢住,倚尽垂杨。看尽斜阳。

彻夜秋风引梦长。风前何事凄清久,蝶转回廊。

人数回肠。各有心情不自防。

形式:

添字采桑子

问君何事人间世,绛萼璚枝。酒际茶时。

一片销魂今夜月,有谁知。

赠花也惜天涯远,春讯差池。人意凄其。

耐得清寒重起□,□□□。

形式: 押[支]韵

踏莎行.北门外小桥坐月同沈二彦慈

浅岸平桥,淡云斜月。閒时试把西风说。

豆花琐细菜花香,人生那似村居洁。

水静通魂,夜凉散发。须知今夕非虚设。

江湖流转几人回,吾侪遮莫轻离别。

形式:

满宫花.少华画白芙蓉花纨扇见赠漫赋小词

折芙蓉,何处寄。昨夜酒醒刚起。

白华绿叶似当年,不及当年风味。玉池边,凉月里。

暮暮朝朝休记。伤心滴泪向君前,莫问此花开未。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