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宋文心腹寄王宏,来刺江州却有声。
不怪孤臣书甲子,时时送酒赏渊明。
这两首诗都是关于宋代文人之间的交往和对陶渊明的敬仰。第一首诗中,宋文心腹寄赠王宏,可能是在江州任职时,通过书信表达情感,这些文字如同甲子之年般深沉,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王宏不仅收到了文心的书信,还得到了时常送酒的待遇,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共鸣,因为文心将陶渊明作为榜样,赞赏他的清高与独立。
第二首诗《渊明像》是陆文圭的作品,他生活在宋末元初,对陶渊明有着深深的敬仰。诗中描绘了对陶渊明画像的瞻仰,表达了对这位隐逸诗人超凡人格的赞美,以及对陶渊明那种不随流俗、坚守自我品格的向往。陆文圭通过描绘渊明像,传递出对陶渊明高尚情操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身理想人格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两首诗都围绕着对陶渊明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
不详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细君散髻抱婴儿,底事移家不皱眉。
有句曾嘲穷处士,四婆元自解吟诗。
潜夫两跋最穷研,通老安身是契玄。
偶向晴窗展临本,无人当日扣龙眠。
缟素制野服,误染京华尘。
旧业在何处,梅花江上春。
此身如断蓬,飘萧随北风。
钱塘一望地,家住西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