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牛渡江

荷蓑而骑彼牧童,驱牛乱流江水中。

徐行不复用鞭箠,母当其前犊后从。

浊波沄沄出头角,见者往往疑蛟龙。

牛身千钧水不测,步步乃与丘陵同。

天机自然有所解,物理如此谁能穷。

君不见轧荦山腹垂至膝,一马不能载其躬。

帝前每作胡旋舞,翩翩劲捷如旋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骑牛渡江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牧童驾驭牛群过江的情境。首句“荷蓑而骑彼牧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牧童的形象,他手持蓑衣,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接着,“驱牛乱流江水中”,描绘了牛群在湍急的江水中前行的画面,充满了动态感。

“徐行不复用鞭箠”一句,赞扬了牛的温顺和牧童的智慧,牛在牧童的引导下,无需鞭策就能缓缓前进。“母当其前犊后从”,进一步展示了牛群的秩序井然,母牛引领,小牛紧跟,和谐共处。

“浊波沄沄出头角,见者往往疑蛟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江水的浑浊和牛群的庞大,使读者仿佛能看到牛群如同蛟龙般在江水中穿梭,增加了画面的震撼力。接下来,“牛身千钧水不测,步步乃与丘陵同”,进一步强调了牛的力量和江水的深不可测,牛在水中行走,仿佛与大地相连,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壮丽景象。

“天机自然有所解,物理如此谁能穷”,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界规律的敬畏之情,认为即使是牛这样的生物,也遵循着自然法则,人类难以完全理解。最后,“君不见轧荦山腹垂至膝,一马不能载其躬。帝前每作胡旋舞,翩翩劲捷如旋风”,诗人通过对比,将牛与山、马与舞蹈相联系,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牛的赞美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牧童骑牛渡江这一日常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太平

溪行曲入四五里,乃见江城大如斗。

人烟疏少白日静,风物澄明新雨后。

古来豪俊多在此,怅望千秋一回首。

谢家青山空自高,李白扁舟复何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泊舟姑孰堂

崎岖遵狭港,托庇倚葭芦。

泊舟姑孰堂,乃在溪上居。

此溪来处远,东引丹阳湖。

微风起天外,爽气得秋初。

而我尚厌暑,卷帘心不舒。

蓬头赤两脚,踯躅绕四隅。

坐砌未为惬,偃身卧碑趺。

中宵倦摇箑,流汗落衣裾。

因观今则然,自问昔何如。

人情有未足,不见有有馀。

形式: 古风

于将军

长安遣兵百胜强,意气何有汉中王。

七军之心俱猛鸷,虎兕插羽将翱翔。

睥睨荆益可席卷,白帝城高如堵墙。

秣马蓐食朝欲战,雷声殷殷山之阳。

沉阴苦雨十馀日,汉水溢出高腾骧。

苍黄不暇治步伍,攀缘蹙踏半死伤。

计穷岂不欲奔走,四望如海皆茫茫。

鼍鸣鱼跃尚恐惧,万一敌至谁敢当。

遥观大船载旗鼓,闻说乃是关云长。

蒙冲直绕长堤下,劲弩强弓无敌者。

虽有铁骑何所施,排空白浪如奔马。

将军拱手就絷缚,咋舌无声面深赭。

捷书一日到锦城,只轮不返皆西行。

将军畴昔负朋友,若此昌豨犹得生。

循环报复虽天意,壮士所惜惟功名。

曹瞒相知三十年,临危不及庞明贤。

归来头白已憔悴,泣涕顿首尤可怜。

高陵画像何诡谲,乃令惭痛入九泉。

淯水之师勇冠世,英雄成败皆偶然。

形式: 古风

紫髯将军

华容女子哭幽囚,吉利如虎入荆州,缚其孤雏敛貔貅。

长驱水步八十万,欲猎于吴吴主忧。

群臣劝迎同一说,拔刀斫案心胆裂。

揆彼之量岂我容,开门纳狼计何拙。

鲁家狂儿策最长,倡而和者有周郎,区区黄盖乃乞降。

龙幡遮火烧赤壁,东南风急天绛色。

江中战舸岸上营,烟焰飞腾半焚溺。

雷鼓大进声满川,轻锐迫逐皆崩奔。

紫髯将军更欢喜,曹公坐翅不得鶱。

子布元表何龊龊,成败之决在一言。

君不见甘露宝鼎间,典午受禅吴犹存。

青盖入洛虽可惜,犹胜俛首臣老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