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恭司训藁城与槐南正庵相近

文成倚马几人看,老作中山学校官。

但继弓裘三世业,宁辞风雨一毡寒。

西堂可遂联床约,缩地应追益友欢。

莫向尘埃羡炎热,折腰为吏古来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的教育工作者,李恭司训,即将前往藁城任职,与槐南正庵相近。诗人杨巍在诗中表达了对李恭司训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即将面临的挑战的关切。

首句“文成倚马几人看”,以“文成”暗指李恭司训的才华,比喻其如同文成公般卓越,却鲜有人识其才,隐含了对李恭司训过去未被充分认可的感慨。接着,“老作中山学校官”则点明了李恭司训的身份和即将前往的地点,中山是古代地名,这里借指藁城,暗示李恭司训将在此地继续他的教育事业。

“但继弓裘三世业,宁辞风雨一毡寒”两句,赞扬了李恭司训家族三代以来的教育传承,以及他不畏艰难困苦,坚守教育岗位的决心。这里的“一毡寒”形象地描绘了教育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体现了李恭司训的坚韧精神。

“西堂可遂联床约,缩地应追益友欢”表达了诗人希望李恭司训能与新同事建立深厚的友谊,即使身处异地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快乐。这里的“西堂”可能是指李恭司训即将任职的地方,而“联床约”则是古人相聚时的亲密约定。

最后,“莫向尘埃羡炎热,折腰为吏古来难”则是对李恭司训即将面临的官场生活的劝诫,提醒他不要羡慕那些在官场上追求名利的人,因为为官从政历来都是不易之事。这句话既是对李恭司训的鼓励,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对李恭司训个人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生活道路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董三同献春秋补传不遇还越中

嗟君万里谒枫宸,又向江湖老此身。

补传抱来空泣玉,新诗赋罢浪惊人。

愁中南国干戈在,雪里长淮道路贫。

荐士未如杨得意,绨袍虽赠亦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寿太宰虞坡杨公

周家师保汉尚书,翊赞三朝白发初。

曳履更趋金阙早,抡才长到夜窗虚。

殿中圣主流清盼,海外夷人问起居。

自岳降申天意在,古来寿者定无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任计部之广川

别我仍留书一函,分司何在广川南。

才抡粉署应非偶,恩向明时已再衔。

满地九河多禹迹,开轩万里尽吴帆。

看君到处无言意,事业终当拟毕諴。

形式: 七言律诗

送赵郎中之任保宁

自古阆中贤太守,其间强半有诗名。

以君起草明光殿,遂尔分符大获城。

秦代金牛开驿路,巴童竹马候行旌。

治平十咏应先和,涪水皆添白雪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