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虎丘即事

九月凭栏已怯风,鬓霜留我客愁中。

夕阳看尽烟生树,野水无情天四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首句“九月凭栏已怯风”,点明时间是九月,诗人站在高处,感受到秋风的凛冽,暗示着一种孤独与寒冷的感觉。这里的“怯”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脆弱和畏惧,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和忧虑。

次句“鬓霜留我客愁中”,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诗人以“鬓霜”自喻,形象地表达了岁月的痕迹和内心的愁绪。在这里,“留”字不仅指物理上的停留,更蕴含着情感上的羁绊,说明诗人因客居他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无法摆脱,愁绪如同霜白的鬓发一样,深深地烙印在心中。

第三句“夕阳看尽烟生树”,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烟雾缭绕的画面。夕阳的余晖给周围的景物披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但“烟生树”则暗示了夜幕即将降临,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时间流逝的无奈油然而生。这句诗通过夕阳与烟树的对比,营造了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最后一句“野水无情天四空”,将视角转向广阔的天地间。野水在诗中象征着自然界的无情,它不为人的悲喜所动,静静地流淌。而“天四空”则描绘了一片空旷辽阔的天空,给人一种孤寂和渺小之感。整句话通过“野水”与“天”的对比,强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有对客居异乡的愁绪,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

释蕴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

烧灯过了客思家,独立衡门数暝鸦。

燕子未归梅落尽,小窗明月属梨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江村

江村风急苇花飞,漠漠吹烟树影稀。

亦有人家沙际住,夕阳鸡犬傍人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游天台赤城山

拄藜扶我过桥东,便觉晴岚翠扫空。

紫府百年藏玉简,丹崖千丈挹仙风。

释签书到新罗国,卧佛岩连旧梵宫。

稽首导师悲愿在,我宁辛苦守诗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覆射辞

太岁当头立,诸神不敢当。

其中有一物,犹带洞庭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