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奇特的想象和对比手法,探讨了事物变化无常、难以定论的主题。诗人通过“极大巨灵掌开山”与“极小巨灵身七寸”的对比,以及“极大鲲鱼几千里”与“极小鲲鱼蚁子分”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系列极端差异。这些对比不仅在视觉上形成强烈冲击,更寓意着世间万物在大小、强弱、显隐等方面的相对性。
接着,“一物变幻尚如此”一句,将话题从自然界的宏观与微观转向更为抽象的思考,指出任何事物都可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或性质。这种变幻莫测的现象,引发了对“千秋是非谁定论”的深思。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在时间的长河中,何为是非?是否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评判一切?这不仅是对历史、道德、文化等领域的反思,也是对人类认知局限性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引导读者思考宇宙万物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世界的有限性,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深刻而独特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