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删定闻人丈归嘉禾

漫作中都士,柴门每自扃。

遗经究终始,奇字讲声形。

前辈今无几,微言世莫听。

扁舟转河曲,已见故山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我随意地在京城做读书人,常常关闭柴门独自研读。
深入研究古代的经典,探索那些罕见文字的音义和构造。
前辈学者已经不多,深奥的道理世间鲜有人倾听。
乘着小舟沿着河流蜿蜒而行,已能望见故乡的青山。

注释

漫:随意。
中都士:京城读书人。
扃:关闭。
遗经:古代经典。
究终始:深入研究。
奇字:罕见文字。
微言:深奥的道理。
世莫听:世间鲜有人倾听。
扁舟:小舟。
河曲:河流弯曲处。
故山青:故乡的青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汪应辰创作的《送删定闻人丈归嘉禾》,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之情感。全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

"漫作中都士,柴门每自扃。" 这两句开篇便设置了一种幽静、封闭的氛围。"中都士"指的是居住在城市中心的人士,而"柴门每自扃"则描绘出诗人独处于书房之中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隐逸和专注。

"遗经究终始,奇字讲声形。"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籍的研读和探索,以及对文字音韵的讲究。这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入的学问,也反映出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前辈今无几,微言世莫听。"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贤达者逐渐凋零和自己的声音在现世难以被听懂的感慨。这既是对时代变迁的感叹,也是对个人寂寞处境的抒写。

"扁舟转河曲,已见故山青。" 最后两句则是送别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扁舟在河曲中缓缓行进,远方山色渐渐显现的画面,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书房生活、学术探求和时代感慨的描绘,以及送别友人的情景,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收录诗词(86)

汪应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陈经略二首(其二)

清明公正复慈祥,触眼平生见未尝。

自幸来依骠骑幕,如何又趣舍人装。

云霄去路日千里,萍梗微踪天一方。

独有此心无远近,岁寒犹欲试冰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陈经略二首(其一)

英姿卓荦众长兼,暂假威名镇峤南。

忽报邮音驰尺一,即看躔次近魁三。

照人风采谁居右,致主功名在立谈。

远俗岂知如许事,只言无计驻征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家叔沚次暮春韵呈知止秘校

一日复一日,山间已暮春。

人事有怵迫,景物无疏亲。

谁知一雨后,满目皆怀新。

风光欠管领,付与得閒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吕舍人二首(其二)

接物初无间,微言独得闻。

相期深造道,不为细论文。

自有高山仰,谁知半路分。

新阡疑可望,目断只愁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