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诗

披云离北岩,度岭入中夏。

重藉剪楚茅,方函斲英槚。骚坛意莫逆,匠石语○奓。

匪垩劳运斤,如带防毁銙。砺○○○○,观隅整同厦。

津津剖马肝,索索模羊觟。

气逼松滋豪,烟联雪涛奼。登堂却蹒跚,饮水何?閜。

守墨面宜黔,含贞口终哑。

静惟有寿焉,玷尚可磨也。

《鲁史》记获麟,晋帖题裹鲊。

供给到唐文,护持等商斝。

眉形空爱纤,风字仍嫌哆。

载观七八评,咸本六一写。

退然敢摩肩,信矣俱出跨。

始知尹公他,不媚王孙贾。

铭诗与器传,篆刻当碑打。

严韵拾孑遗,微才任聊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端砚诗》。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书房中磨砺石、研墨和写作的情景,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其中,“度岭入中夏”一句,通过地理环境的转换,表现出一种由远及近,由外至内的心境变化。接下来的“重藉剪楚茅,方函斲英槊”则具体描绘了磨砺石的过程,显示了作者对书房生活的细腻感受。

“匠石语莫逆,匪垩劳运斤”表达了作者对于匠人(工匠)技艺的赞赏,以及对自己写作不懈怠的态度。紧接着,“如带防毁銙”则是用一种比喻的手法,形容磨砺石后的光滑如同精美的饰物。

“气逼松滋豪,烟联雪涛奼”一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书房内外的自然景象和墨香氤氲的意境,显示出作者在写作时的心境和环境感受。

“登堂却蹒跚,饮水何?閜。守墨面宜黔,含贞口终哑”则透露出作者书房生活中的点滴趣味,以及对待人接物的态度。

“静惟有寿焉,玷尚可磨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修养和写作生涯的深刻思考。接着,“《鲁史》记获麟,晋帖题裹鲊。供给到唐文,护持等商斝”则是对历史文化的回顾和传承。

“眉形空爱纤,风字仍嫌哆。载观七八评,咸本六一写”展现了作者对于书法、墨法以及文学批评的个人见解和追求。

最后,“退然敢摩肩,信矣俱出跨。始知尹公他,不媚王孙贾”表达了作者对前人学术成就的尊重,以及自己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态度。“铭诗与器传,篆刻当碑打。严韵拾孑遗,微才任聊且”则是对个人文学创作和艺术传承的一种自信。

整首诗通过对书房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领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苏轼在书法、墨法、文學批評等方面的高超造诣和独特个性。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壬辰岁草昧蜂起比屋皆煨烬区室幸存自扁曰傲轩因题八首(其六)

独酌何须问主宾,兴来鱼鸟亦相亲。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壬辰岁草昧蜂起比屋皆煨烬区室幸存自扁曰傲轩因题八首(其七)

避世谁能好采芝,山深谷绝路逶迤。

南塘只在人间世,满眼干戈似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壬辰岁草昧蜂起比屋皆煨烬区室幸存自扁曰傲轩因题八首(其八)

武陵桃花落红雨,邵平瓜圃生秋风。

不及南塘松与竹,青青长对主人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男从军(其一)

十五束发去从军,背剑腰刀别弟昆。

男儿不洒临岐泪,觱篥数声吹出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