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山中

五峰联气胍,一径入烟霞。

晴井蒸阴雨,旱渠流落花。

山依东晋庙,溪对古官衙。

门障延青海,滩流涌白沙。

虎羊列蟠踞,翁仲半敧斜。

剑履扃幽室,衣冠忆故家。

经钟朝听击,斋鼓昼闻挝。

窃火猿烧笋,淘泉僧煮茶。

暖蕉翻贝叶,朝树晒袈裟。

石窦秋浇薤,岩池夏沤麻。

山居元寂静,尘径自纷华。

此意高人解,移居未有涯。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汪铢的《水西山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自然之美的山水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西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

首句“五峰联气胍,一径入烟霞”开篇即以五座相连的山峰和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引入画面,烟霞缭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意境。接下来,“晴井蒸阴雨,旱渠流落花”两句,通过晴天井水蒸腾与阴雨天气的对比,以及旱季小渠中流淌的花瓣,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之美。

“山依东晋庙,溪对古官衙”则将历史的痕迹融入山水之中,山脚下是古老的庙宇,溪边是对峙的官衙,历史与自然和谐共存。接着,“门障延青海,滩流涌白沙”描绘了青海边的壮丽景象和沙滩上流水的动态美。

“虎羊列蟠踞,翁仲半敧斜”两句,通过动物和古代石像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石室中的宝剑和履,以及衣冠,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钟声和鼓声在清晨和白天回荡,增添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庄严感。

“窃火猿烧笋,淘泉僧煮茶”展示了山中动物的生活场景和僧侣的日常活动,猿猴在林间嬉戏,僧人于清泉边煮茶,生活简朴而自在。暖蕉翻动着贝叶,朝树上晾晒着袈裟,这些细节描绘了山中僧侣修行的生活状态。

“石窦秋浇薤,岩池夏沤麻”则通过季节的变化,展现了山中不同时间的自然景象,石洞中秋季浇灌薤菜,岩石边夏季沤制麻布,体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生。

最后,“山居元寂静,尘径自纷华”对比了山中与尘世的不同,强调了山中生活的清净与远离尘嚣。而“此意高人解,移居未有涯”表达了只有高雅之人能理解这种生活的真谛,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没有尽头,可以无限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历史、生活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水西山中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收录诗词(5)

汪铢(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龙首关

万里云南道,壮哉龙首关。

气吞西洱水,势轧点苍山。

天矫盘青秀,蜿蜒跃碧潺。

地灵吁可駴,天险邈难攀。

井络称雄镇,坤维倚大闲。

周章无六诏,俯仰了群蛮。

圣代提封阔,元戎遴选难。

度辽推世胄,越巂靖神奸。

虎节先推毂,犀毗响赐环。

铭功崖畔石,宁羡玉门班。

形式: 排律

杜甫祠

谏署言清切,忠君思郁陶。

赤肤行翡翠,碧海掣鲸鳌。

诗律严秦法,词源汲楚骚。

珠明凤皇髓,玉润鸊鹈膏。

耽句头空白,谋心计转劳。

扬雄惭德薄,贾谊累才高。

抵触逢牛角,欃枪起猬毛。

荡胸云梦泽,埋骨耒阳皋。

奇数终无遇,穷途竟不遭。

秋风悲草树,落日哭猿猱。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题手植桧

擢秀真儒宅,垂阴数仞墙。

封培因圣力,茂悦得灵长。

根踞龙蛇蛰,枝延鸑鷟翔。

劳功施禹稷,蔓草薙韩庄。

偃蹇明堂干,萧森岱岳场。

围欺汉武柏,爱掩召公棠。

日月成尘劫,乾坤屡战场。

恩仁感樵牧,忠厚及牛羊。

不有神明护,宁逃剪伐伤。

岁寒千古色,宜并子孙昌。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送傅与砺广州教授

京国今多士,君诗独有名。

才能诸老荐,辞命远人惊。

陆贾惭分橐,终军谢请缨。

一官何足浼,三釜亦堪荣。

台阁专相待,山川暂远行。

且令南海上,文物变风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