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抵新安访汪司马伯玉八首》中的第五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十年隐居东山后,重返人间,探访西竺(佛教圣地)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佛法的深思与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首句“十载东山挂梦魂”,表达了诗人十年隐居东山,心中常怀对世事的牵挂和梦想。接着,“归从西竺问乾坤”则展现了诗人回归尘世,寻求宇宙真理的决心。
“孤悰自寄函三室,大法遥探不二门”两句,诗人以“函三室”和“不二门”为喻,分别象征着佛教的教义和修行的最高境界,表达了他对佛法深入探索的渴望。
“香积饭僧忘岁月,菩提参佛悟晨昏”描绘了诗人与僧侣共餐,沉浸在佛法的世界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日夜都在思考和领悟佛法的场景。
最后,“犹馀慧业差萦念,尺寸毫端万古论”表达了诗人虽然已经有所成就,但仍然心系佛法,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探讨和传承佛法的深远意义。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