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晴不慷慨,十日九清阴。
蝶宿花留粉,莺眠柳借金。
边尘方障眼,汉壁尚关心。
醒去愁无奈,杯行满满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春日情怀与边塞之思。开篇“春晴不慷慨,十日九清阴”表达了春天多变的气候,既有晴朗好时光,也常伴随着阴霾,不得其乐。接下来的“蝶宿花留粉,莺眠柳借金”则形象地描绘出蝴蝶与莺鸟在春日里依恋花间、柳下的情景,显示了生机勃发之美。
然而,这种恬静的自然景致并未使诗人心境完全放松。随后的“边尘方障眼,汉壁尚关心”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边塞战事的忧虑和关切。在古代中国,“边尘”往往指的是边疆的战乱或尘埃,而“汉壁”则是对长城的别称,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担忧。
最后,“醒去愁无奈,杯行满满斟”则展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诗人可能借酒来暂时忘却烦恼,但这种解脱显然是短暂且表面的。“满满斟”中的“斟”,古代的量器,这里用以形容酒杯的满溢,象征着诗人的心情之沉重。
整首诗通过对比春日景色与边塞思绪,表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和深深的忧虑。
不详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曼衍鱼龙过此宵,静观缩手讵无聊。
春寒被酒难成醉,乐事逢辰直甚嚣。
瞑想黄农终竟没,坐闻琴瑟再三调。
看渠长夜漫漫里,倘是喧腾胜寂寥。
少年场屋擅词锋,审谳无私只奉公。
夜月兰宫无宿曜,秋霜莲幕有春风。
明堂难毁周公制,乡校犹存子产功。
文德自来能服远,更烦刘向为和戎。
归心夜半已飞扬,唤仆吹灯促晓妆。
鸡翅拍斜茅店月,马蹄剜破板桥霜。
二陵万里埋荆棘,十庙百年生稻粱。
安得有臣如祖逖,慨然击楫誓江长。
杨柳丝丝弄淡黄,怯寒燕子未归梁。
晓迷芳草骓騣湿,夜宿閒花蝶翅香。
得句自惭非子美,赏音犹恐误中郎。
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