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呈赵可父

少年场屋擅词锋,审谳无私只奉公。

夜月兰宫无宿曜,秋霜莲幕有春风。

明堂难毁周公制,乡校犹存子产功。

文德自来能服远,更烦刘向为和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年轻学子在科举考场展现词才,审理案件公正无私只遵从法律。
夜晚月光照亮宫殿没有过夜星辰,秋季的霜寒中仍有如春风般的温暖氛围。
宏大的殿堂难以破坏周公制定的制度,乡村学校仍保留着子产的教育功绩。
凭借文德自古就能使远方之人信服,更期待刘向这样的文臣来主持和平谈判。

注释

少年:年轻的学子。
场屋:科举考试场所。
擅:擅长。
词锋:文章才华。
审谳:审理案件。
无私:不偏私。
奉公:遵守公道。
兰宫:宫殿的美称,比喻朝廷。
宿曜:过夜的星辰。
莲幕:指官署或朝廷,以莲花比喻清廉。
春风:比喻温暖和煦的气氛。
明堂:古代朝廷的正殿,象征公正。
周公制:周公制定的制度。
乡校:古代地方的学校,也指教育机构。
子产功:子产的教育贡献。
文德:文治教化。
服远:使远方的人信服。
刘向:汉代学者,这里泛指有才能的文臣。
和戎:调解争端,此处指和平外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才子在学堂中展现其才华和公正无私的审视能力。"少年场屋擅词锋,审谳无私只奉公"表明他在文学创作上极具天赋,同时在评论鉴赏时公正无私,只遵循公允的标准。

"夜月兰宫无宿曜,秋霜莲幕有春风"则描绘了一个环境,尽管是在夜晚且可能是寒冷的季节,但依旧能够感受到如同春天般温暖和生机勃勃的氛围。"兰宫"常指书房或学堂,这里可能暗示着学习之地即使在不利条件下也能保持知识的光辉。

接着,诗人提及了古代圣贤的制度与教育成果。"明堂难毁周公制,乡校犹存子产功"表达了对先贤之法和教育遗产的尊重。周公和子产都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们的制度和教育理念至今仍有影响力。

最后,诗人自信自己的文采能够感化远方的人们,同时希望像刘向这样的文学巨匠也能为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文德自来能服远,更烦刘向为和戎"显示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能的信心,以及对于社会和谐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才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尊崇,以及对未来文教事业的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402)

华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字:子西
  •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05

相关古诗词

早行述怀

归心夜半已飞扬,唤仆吹灯促晓妆。

鸡翅拍斜茅店月,马蹄剜破板桥霜。

二陵万里埋荆棘,十庙百年生稻粱。

安得有臣如祖逖,慨然击楫誓江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早春即事

杨柳丝丝弄淡黄,怯寒燕子未归梁。

晓迷芳草骓騣湿,夜宿閒花蝶翅香。

得句自惭非子美,赏音犹恐误中郎。

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有感

十年忧患客江城,双鬓萧萧已不禁。

多病不逢医国手,感怀徒有济时心。

西风吹梦夜寒悄,黄叶满阶秋意深。

休笑当年杜陵老,白头今亦不胜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有触述怀

英雄还要识英雄,不识英雄总是空。

投鼠在人当忌器,见鸿非我独弯弓。

情从忠佞分轻重,事戒恩威戾始终。

说与翠微休截截,三缄从此更须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