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文山劾董宋臣

拨转天纲回地纪,中兴又自庚申始。

扫除阴类谁之功,有硬脊梁担得起。

鲰生曾作茶岭诗,已学希夷不愿仕。

逢人见说太平时,担书来领西湖水。

幽阴何物号阎罗,污我青天莫敢指。

国人咸惧妖复来,天子自知忠可使。

履斋泉下不伏款,帝谓董贤人切齿。

未闻蔡笔颂余公,但见欧书责高子。

扬扬颜面见士夫,不知世间有羞耻。

吁嗟今世负大名,禄重忠言类如是。

一身富贵尽有馀,何况明明今在迩。

中书虽有空头敕,其奈诸名都唯唯。

五更魁宿炳光精,吐出忠肝涕盈纸。

心怀寸铁飞上天,愿剔刚肠开帝视。

彷徨灶婢为主惊,慷慨书生为国喜。

吾皇英断似孝宗,觌有天诛终弃死。

当时赖有政府贤,弹泪妖狐与羸豕。

家奴猥琐何足云,中丞举动可惜尔。

庆历诸公闻此诗,勿谓予祸始于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具有强烈政治批判色彩的作品,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和忧虑。诗中的语言激昂、情感强烈,充满了对忠诚与正直之士的赞美,以及对腐败官僚的严厉批判。

诗人以“拨转天纲回地纪,中兴又自庚申始”开篇,借用历史的比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朝代更替的深刻关注。接着,“扫除阴类谁之功,有硬脊梁担得起”一句,则是对那些能够直面问题、勇于担当的忠诚之士的赞扬。

“鲰生曾作茶岭诗,已学希夷不愿仕”可能是在暗示某位政治人物虽然有才华,但却选择了隐退,不愿意参与政事。紧接着,“逢人见说太平时,担书来领西湖水”一句,则表现出了对和平时代的向往,以及通过文化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

“幽阴何物号阎罗,污我青天莫敢指”一句,诗人用强烈的情感抒发了对于黑暗势力的憎恨和不满。之后,“国人咸惧妖复来,天子自知忠可使”则是对君主的期望,希望他能够识别忠诚之士,并加以重用。

“履斋泉下不伏款,帝谓董贤人切齿”一句,可能是在批评某些官员的不作为和腐败。而“未闻蔡笔颂余公,但见欧书责高子”则是对当时文人的批判,认为他们更多的是在歌颂权贵,而不是直言时事。

以下几句,“扬扬颜面见士夫,不知世间有羞耻。吁嗟今世负大名,禄重忠言类如是。一身富贵尽有馀,何况明明今在迩。”则是在抨击那些表面上看似光鲜、实则内里充满腐败的士人,他们虽然享受着荣华富贵,却不知羞耻,对于忠诚之言也视若无睹。

“中书虽有空头敕,其奈诸名都唯唯。”一句,表现出对官僚体系中的虚假文书和形式主义的不满。紧接着,“五更魁宿炳光精,吐出忠肝涕盈纸。心怀寸铁飞上天,愿剔刚肠开帝视”则是诗人对于忠诚之士的赞美,他们像星辰一样发出了真挚的光芒,希望能够被君主发现并重用。

“彷徨灶婢为主惊,慷慨书生为国喜。”一句,可能是在表达对于某些事件的震惊和对于有志之士能够为国家带来欢愉的赞赏。而“吾皇英断似孝宗,觌有天诛终弃死。”则是对君主英明决断的期待,同时也担忧着如果不及时纠正错误,可能会遭到天谴。

最后,“当时赖有政府贤,弹泪妖狐与羸豕。家奴猥琐何足云,中丞举动可惜尔。”一句,是在表达对那些能够制止奸邪、保护忠良的贤臣的依赖,同时对于某些官员的行为表示出惋惜。而“庆历诸公闻此诗,勿谓予祸始于此”则是告诫后来的读者和统治者,不要认为这些批判之词会带来灾难,而应当从中吸取教训。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篇政治抨击的杰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收录诗词(1)

开庆太学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徐渊子九日

呼儿为我整乌纱,不是无心学孟嘉。

要摘金英满头插,明朝还是过时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献韩平原生日

本是神仙服日华,而今癯瘁为王家。

槐龙影转朝方退,閒却南园一院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山中夜坐

悠悠天地间,草木献奇怪。

投老一蒲团,山中大自在。

形式: 五言绝句

次回仙韵(其一)

开山凿石天无际,钓水耕云地有馀。

金鼎莫传添汞法,墨池且问太玄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