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丘中有茅宇,贱子所自治。
东西贮筐釜,中堂诵书诗。
鸡豚各有家,蒲荷亦有池。
农器更相贷,种树及时为。
朝出在田中,日暮还此归。
邻里相往来,春醪亦共挥。
老夫年既迈,筋力固当衰。
厚禄非所慕,好爵不愿縻。
但愿衡门下,长无寒与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的《茅宇》,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丘,自建茅屋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写茅屋中的简单生活设施,如筐釜、书诗,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自给自足的满足。鸡豚有家,蒲荷成池,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农事的参与。邻里之间的互助和共享春酒,反映出乡村淳朴的人际关系。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乐于耕作,不求高官厚禄,只愿在宁静的生活中避免饥寒。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田园乐趣的隐逸情怀。
不详
生卒年不详,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今日非昨日,置酒衡门前。
林花发光彩,飞鸟亦翩翩。
弱女时往来,小儿诵诗篇。
细君亦不恶,中馈能周旋。
春荪前后至,炮鳖味亦鲜。
自我来此居,倏尔已三年。
终岁不能安,忧患相缠牵。
乃今得此乐,岂复为偶然。
壶尽汝当沽,醉来我自眠。
亭亭虚心植,冉冉繁阴布。
既掩猗兰砌,还覆莓苔路。
卷舒今自知,衰荣随所寓。
默契方在兹,临轩挹清醑。
愧无经济术,徒有茂异名。
行游三十年,不见有所成。
归来得荒地,僶俛始学耕。
方春多云气,甘雨亦时行。
大泽含澄澜,沟浍皆满盈。
清晨出门去,路与烟雾并。
庶几望秋实,敢怀勤苦情。
日午有浊醪,挥汗且复倾。
窳薄非令器,容受固不宜。
六籍虽云诵,于道竟何如。
晚途弃末学,农圃以为师。
方春治台笠,南亩秉镃基。
出入田水间,沾湿岂暇辞。
但愿秋谷成,童稚有粥糜。
沮溺自辞世,小人安敢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