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游归来园韵(其一)

咄咄柴桑久卜邻,轩轩少室竟何人。

一丘奇兴心犹远,千古论交迹未陈。

奋锸自随天地阔,园林好在岁时新。

东风相逐经行处,花草禽鱼不计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长久以来柴桑邻里关系密切,少室山的高雅人物是谁人呢?
即使身处一丘之地,心中的奇思异想依然遥远,千年的友情交往却未曾展现。
手持铁锹跟随天地的广阔,园林的美好在于四季常新。
春风陪伴着我走过的地方,花草鸟鱼欢腾,仿佛忘记了春天的存在。

注释

咄咄:形容连续不断地说话或责备。
柴桑:地名,古代晋国的区域。
卜邻:选择邻居,结交朋友。
轩轩:形容人的气度高雅。
少室:山名,位于河南。
奇兴:奇特的兴致或想法。
迹未陈:事迹未曾公开或展现。
奋锸:挥动铁锹,象征辛勤劳动。
天地阔:广阔的天地,象征胸怀壮志。
岁时新:指一年四季的新鲜景象。
东风:春风。
经行处:走过的地方。
不计春:忘记春天的到来,形容沉浸其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和游归来园韵(其一)》,通过对柴桑和少室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首句“咄咄柴桑久卜邻”以柴桑为典故,暗示诗人渴望与高雅之士结邻,而“轩轩少室竟何人”则借少室山的清高,询问知音何处。接着,“一丘奇兴心犹远”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即使身处田园,志向依然远大。“千古论交迹未陈”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真挚友情的追求,虽然尚未有机会亲身践行,但心中始终珍视。

“奋锸自随天地阔”描绘了诗人劳作于园林的场景,享受着大自然的广阔与自由,显示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园林好在岁时新”赞美了园中景致随着季节变换而常新,富有生机。最后两句“东风相逐经行处,花草禽鱼不计春”以春风、花草、禽鱼等自然元素,渲染出诗人漫步园中的闲适与惬意,以及对春天无尽的喜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具有浓厚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451)

廖行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字:天民
  • 号:省斋
  •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 生卒年:1137~1189

相关古诗词

宜春道中

路转溪回几曲村,溪头流水去浑浑。

农忙野叟朝耕陇,蚕老人家昼掩门。

游子漫怜春色晚,故园应想绿阴繁。

归欤屈指无多日,夜雨团栾酒一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觅酒于宋伯潜

典衣无策渐朝衫,早计君毋笑拊骖。

未辨墙头仍瓮下,空哦斗北与箕南。

蒲萄不作凉州想,庚癸犹酬褐父谈。

折简更招花下饮,可能离坐亦容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雨中有怀(其二)

春色无多日,匆匆度七旬。

驱驰游子态,萧索旅中贫。

酒薄愁那减,诗穷句转新。

谁能念牢落,涸辙有枯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雨中有怀(其一)

客里春三月,江头雨半旬。

囊空那得醉,吟苦未甘贫。

愁逐花枝老,诗随节物新。

郴流去湘水,欲此寄双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