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莲歌赠冯载赓

我闻西方极乐天,九品莲台九品莲。

栏楯七重围宝树,重重帝网空中悬。

西方极乐真难状,苦海众生尽回向。

识风鼓浪欲河深,谁向龙宫窥海藏。

龙宫金阙贝为楼,斮鳌四足奠中流。

神洲列岛琼居一,缥缈随波海面浮。

一片红轮挂树上,八面无风摇碧浪。

五指嵬嵬高戟天,捧出玉毫真佛相。

瓶持甘露洒琉璃,手翳芙蕖跨白象。

我曾折芦一问津,彼岸茫茫隔世尘。

偶逢居士掀髯笑,笑指莲花是夙因。

精庐也傍莲庵侧,滴翠门前摇冷碧。

维摩斗室一匡床,藏尽世界人不识。

度世缘深入世閒,浴日扶天手一只。

暂将高韵寄琴书,雅有閒情课水石。

昙花如掌卜成林,酌水餐霞养道心。

我来不语拈花笑,君抚无弦七尺琴。

落日衔山风在牖,竹里茶香烟缕缕。

雨觥我筹忘主宾,抹月批风笔如帚。

隔壁分来是佛灯,昏衢一点明于昼。

海潮三丈梵流音,破云隐隐木鱼吼。

滴翠山房九莲庵,截断芘刍未许谈。

同君共拈无言偈,胡床静里且须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九莲歌赠冯载赓》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佛教极乐世界的向往与赞美。诗中以“九莲”为题,不仅象征着佛教中的九品莲台,也是对美好境界的隐喻。

开篇即以“我闻西方极乐天”引入,引出对极乐世界的遐想。接着描述了极乐世界的壮丽景象,包括九品莲台、宝树、帝网等,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宁静的氛围。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苦海众生尽回向”这一比喻,表达了对众生解脱苦难、追求精神超越的渴望。

进一步,诗人通过“龙宫金阙贝为楼”等描绘,展现了极乐世界的富丽堂皇,同时借“神洲列岛琼居一”暗示了世界的广阔与和谐。随后,诗人以“一片红轮挂树上”描绘出极乐世界的自然美景,与“五指嵬嵬高戟天”形成对比,强调了佛国的庄严与超凡脱俗。

接下来,诗人通过“瓶持甘露洒琉璃,手翳芙蕖跨白象”等细节,展现了佛国生活的祥和与清净,以及佛的慈悲与智慧。最后,诗人以“我来不语拈花笑,君抚无弦七尺琴”结束全诗,以禅意的方式表达了对冯载赓的敬仰与祝福,同时也传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既展现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厚情感,又融入了个人的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昌化令张侯瑞应册

大明天子坐明堂,山陬海澨遐哉荒。

悲翠珠贝走上方,有邑淳简儋之昌。

厥侯为政古循良,则壤惟赋均且详。

鞭笞不事民乐将,桄榔树下课农桑。

有雨随车濡瀼瀼,散之原野尽天浆。

禾登于垄谷盈厢,民之乐只帝力忘。

槟榔椰实树千章,更于其下牧牛羊。

使君何必下琴堂,八风六律调宫商。

雁鸿中泽鸣载翔,鸮食其葚音则臧。

草不知风波不扬,三秀晔晔产芝房。

金砂淘粒蚌舒光,丰碑洗出峻灵王。

再拜稽首神固藏,公无渡河河汤汤。

须臾汔济河断梁,民加其额公寿康,公曰偶尔未为祥。

即今奏最上岩廊,天子曰嗟尔化昌,御屏定书昌化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解嘲和坡公夜梦

旁人笑我士不如,终日諵諵一卷书。

龛灯常过午夜馀,是起刚及晓钟初。

胡为局局不自舒,前身定是一蠹鱼。

我言万族皆有缘,诗书于我真奇偏。

带经而仕又三年,依然旧习相搆缠。

较之博奕此为贤。

匪余癖也古有然,大圣三绝易韦编。

形式: 古风

因病閒居和闻子由瘦

近服黄连稍断肉,顿顿只啖黄粱粥。

窗灯眼缬未成眠,入作蚊声逐蝙蝠。

朝来投牒乞移疴,刚得闭门一避俗。

氍毹半拥绛帐明,冷衾未许偎红玉。

风敲短檐落叶乾,寒肌隐隐生金粟。

强调中气守黄庭,心花瞀眩奔狂鹿。

印锁空庭鸟雀哗,山厨黠鼠欺童仆。

才梳短发帽宽欹,带孔移腰形似鹄。

形式: 古风

摘荔枝和谢欧阳晦夫

往来四海五经年,制得沈香黑角冠。

土人笑指私相诧,赠我抺额青花缦。

白藤细笠黄皮屐,我今暂与俗相安。

从来入俗须从俗,且与扬波泛其澜。

万安藤枕细且滑,定安草簟冰纹寒。

携之花阴供午睡,要与家山一样看。

海风啸林夏不热,荔枝五月遍冈峦。

脱冠戴笠游其下,新衣黎葛轻如纨。

三杯粘酒颓然醉,先生颜赛荔枝丹。

倾筐倒来携满袖,饱啖还解带围宽。

东坡韶腹佞其舌,作词翻笑海翁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