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题张彦云娟镜楼图

是谁家、玉台旧物,凝妆当日憨倚。

尘奁不铸惊鸿影,枉署彩鸾名字。铅染泪。

看蝉翼重摹,饶有簪花意。不知此豸。

耐夜夜高寒,倘怜明月,堕落尚人世。

团圞忏,直恁回肠荡气。摩挲能解愁未。

好教料理空中语,更为补铭红翠。卿定慰。

问一向流传,能遇多情几。秋魂唤起。

用底事相酬,楼头双袖,楼外万花绮。

形式:

鉴赏

这首《摸鱼儿·题张彦云娟镜楼图》由清末近现代初的金兆蕃所作,以娟镜楼为题,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

开篇“是谁家、玉台旧物”,以疑问句式引出主题,仿佛在探寻一件古旧之物的来历,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怀旧的氛围。接着“凝妆当日憨倚”一句,将画面聚焦于一位女子,她或许是在镜子前凝视自己,或是对着镜子整理妆容,一个憨态可掬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与情感。

“尘奁不铸惊鸿影,枉署彩鸾名字”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镜中女子形象的独特与珍贵,即使在尘封的镜盒中,她的身影也如同惊鸿一瞥,难以忘怀。同时,对镜中女子的称呼“彩鸾”,既是对她美丽形象的赞美,也暗含着对其身份或命运的感慨。

“铅染泪。看蝉翼重摹,饶有簪花意”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镜中的形象,仿佛她的眼泪被铅色渲染,而她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韧与希望,如同蝉翼般轻盈而坚韧。同时,“簪花意”则暗示了女子的优雅与高洁,她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即便在困境中也不失其风骨。

“不知此豸。耐夜夜高寒,倘怜明月,堕落尚人世”这一段,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女子以超凡脱俗的品质,她能够忍受夜晚的寒冷,即使坠入凡尘,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执着。

“团圞忏,直恁回肠荡气。摩挲能解愁未。好教料理空中语,更为补铭红翠”表达了对女子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与同情,她或许有着许多未尽的话语和未解的心结,但最终都能得到内心的平静与释然。通过“空中语”的比喻,暗示了女子心灵深处的对话与自我疗愈的过程。

最后,“问一向流传,能遇多情几。秋魂唤起。用底事相酬,楼头双袖,楼外万花绮”则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女子命运的关切与思考。她的一生是否能找到真正懂得欣赏她、理解她的人?这个问题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问,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期待。

整首词通过对娟镜楼中女子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坚韧,更蕴含了对人生、爱情、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33)

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旭辰以令子芷庼遗诗属为校阅,客舍中草草读一过,题词归之

商略残诗本。叹年时、无多老泪,挥来都尽。

苦为孤鸿争幻影,一一爪痕深印。

更捧雪、抟泥重认。

黯淡小奚囊底物,呕心肝、竟为丛残殉。

天正醉,倩谁问。时评华实推君尽。

称春游、绿笺白袷,人诗俱俊。

跨蝀眠犀寻旧迹,珠玉笔端齐喷。

论风格、羽陵尤近。

乞与芙蓉城小住,著吟魂、可比人閒稳。

埋玉树,有余恨。

形式:

金缕曲

谁谓无神助。谢封姨、回帆送到,行舟留住。

纵目南楼年最少,便已头颅如许。

又何况、当时琳瑀。

屈指晨星犹有几,只尊前、磊落人三五。

今昔恨,那堪诉。征袍今昔殊缁素。

定难分、江头涕泪,洛中尘土。

茗盏诗囊相料理,怕道须溪春去。

更青兕、几番风雨。

莫话年来经历事,枉茹冰、饮雪论辛苦。

将进酒,为君舞。

形式:

金缕曲

我倦津梁矣。猛无端、蜂惊蝶扰,残英飞坠。

湖上铜犀眠不醒,荆棘年时还未。

似解道、笑侬憔悴。

如絮筛云萍舞浪,尽飘流、岂是先人意。

空老大,我滋愧。析津亦是前游地。

忍重尝、江豚海鲒,儿时风味。

一昔元都花落后,愁绪万丝难理。

叹眼底、无多红紫。

渔畏风波耕水旱,作寻常、鸡鹜成何事。

歌未竟,掷杯起。

形式:

烛影摇红.得王冰镜同年秣陵书

恋醉忺寒,短檠孤盏沈沈夜。

梦魂偏自绕秦淮,风雨花开谢。漫说流光暗借。

忆年时、桃根未嫁。东风定笑,诮麦嗔葵,客何为者。

淡淡斜阳,柳阴一片钟山赭。

可怜金粉不胜春,收拾前朝也。旧迹青溪酒洒。

换新词、红桥语冶。江南消息,不是兰成更谁能写。

形式: